新快报讯 金秋十月,全国迎来了第十二个 " 敬老月 "。期间,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 " 广志协 ")依托广州公益 " 时间银行 ",在全市各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着重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致粤式点心送上家门,社区志愿者陪伴长者过重阳节
10 月 14 日当天一早,志愿者提着新鲜出炉的粤式点心敲响了视障老人苏叔的家门。原来,广志协和爱心餐饮企业在重阳节当天,携手开展 " 点点浓情 · 爱暖耆心 "2021 年敬老爱心待餐活动,为困境长者提供餐饮服务。" 老广 " 苏叔就是其中的服务对象之一,他尤爱粤式点心,但因为行动不便,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品尝。享用着仍冒热气的点心,苏叔不免眼眶湿润,感谢志愿者送上的关怀。当天接受粤式点心送上家门口服务的,还有 83 岁的孤寡长者李爷爷、81 岁的独居长者龙奶奶共 100 户困境长者,他们在社区志愿者的陪伴下度过了欣慰的重阳佳节。
据悉,广志协携手爱心企业开展的 " 爱心待餐 " 公益慈善项目,从 2014 年开始至今,已累计为社区困难长者等特殊群体提供近 30 万份爱心餐点,已有超 10 万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
暖心志愿服务常态开展,社区志愿者 " 花式 " 帮衬长者
今年 9 月,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志协 " 青苗计划 " 社区志愿服务培育项目正式启动,旨在资助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为困境老年人等社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 乐耆 " 志愿服务队就是 " 青苗计划 " 项目资助队伍之一,这天,队伍中的初老志愿者刘桂英,走进了花都区花城街杨二村,开展 " 耆安心 " 长者支援服务。她来到 " 一对一 " 的帮扶结对的 70 岁困境长者好姨家中,暖心询问:" 好姨,您怎么穿这么薄的衣服?秋风起,要注意添衣保暖 "。随后,她把带过来的油米等生活物品细心整理好,耐心地听好姨聊起了家长里短。据刘桂英介绍," 现在每周都会到好姨家里一趟,看到好姨就像看到自己的父母一样,经常都会记挂着她。"
同住在杨二村 79 岁的孤寡独居老人张婆婆也有难题,她因病导致行动不便,平时很少出门,理发这样的生活小事也成为不小的困扰,恰好," 乐耆 " 志愿服务队的专才志愿者曾文华得知情况后,发挥自身剪发技能,上门为老人理了个神清气爽的新发型。
广志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仅是重阳节才爱老敬老,爱老敬老的精神应被志愿者常记心间,为有需要的长者们提供更多及时、温暖、便捷的助老志愿服务。敬老月期间,将有 200 余个助老服务上线‘时间银行’,而今年截止至 10 月 14 日,已有超过 4000 余个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各个社区铺开,4.6 万余名志愿者通过‘时间银行’为社区困境长者提供义剪、送餐、探访、陪诊等志愿服务。"
" 初老服务老老 " 的志愿者,首次兑换时间银行养老服务
目前,广州公益 " 时间银行 " 注册志愿者已超过 22 万名,其中 50 岁及以上初老志愿者约占 10%,初老志愿者已经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而要说今年敬老月最特别的事情,则是参与为老服务的初老志愿者,收到了一份特别回礼—— " 时间银行 " 上线的康复理疗、居家清洁等养老服务迎来了首位兑换体验的初老志愿者。
体验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兑换 " 头啖汤 " 的初老志愿者,名叫陈池俭,是广志协直属队广州粤晖家电义修队队员,他从 2019 年开始定期到各社区开展义修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数已超过 1440 小时,服务中,如碰到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和残疾人,他还经常上门服务,获得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在重阳节当天,陈池俭使用了他积攒的 100 时间积分兑换了专业康复理疗服务。" 按摩完之后感觉肩膀酸痛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理疗师还顺便教了我很多实用的肩膀酸痛日常护理方法 ",体验服务后,陈池俭为兑换的养老服务点赞,并开玩笑表示,他感觉更有干劲,可以给街坊多修好几件电器。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廖培金 广志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