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7 点半,桑会芳走出家门,走路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就来到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双创基地的蘑菇种植大棚,开始了她一天的采摘工作。
两个月前,桑会芳还生活在舟曲县果耶镇磨里村的大山里。8 月 7 日,跟随第一批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她们举家来到兰州新区,在崭新的 " 移民新村 " 安家落户。
" 搬来不到一周就找到了工作,兰州新区的各个部门为我们移民群众考虑的太周到了。" 如今,在蘑菇种植大棚,桑会芳一天有 130 元的收入," 工作很轻松,而且上班就在家门口,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走进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的移民安置点,白墙灰瓦房屋交汇处的 " 建设移民美丽家园 " 等标语格外醒目,一条条道路交错伸展,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水电气暖一应俱全,这样崭新面貌的居住环境让搬迁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兰州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属地管理和服务保障职能,坚持党建引领、集中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克难,有效保证了移民搬迁安置高效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已保障舟曲 400 户 1646 名避险群众搬迁安置到位。
" 为切实做好搬迁工作,园区、镇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靠前,高效服务。" 西岔镇党委委员王建军介绍,西岔园区、西岔镇党员志愿者设置成 10 个工作小组,按照 " 专人专户 " 要求,提前逐户逐院逐房多次对水、电、门窗、下水、玻璃及环境卫生等状况进行排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逐条梳理,建立台账,及时协调相关单位予以解决。同时,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上门服务等措施,引导餐饮、便民超市、建材销售等 8 家经营商户入驻安置点,协调开通公交路线两条,配备垃圾箱 144 个,精心布置文化墙 16 平方米,努力为搬迁群众创设温馨的居住环境。
桑永先一家四口是第三批从舟曲果耶镇磨里村搬迁到兰州新区的,她告诉记者,来到这里居住,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感受到了新区的温暖:" 在这住了 2 个多月,这边什么都挺方便的,两个娃娃在兰州新区二小上学,上学放学有校车接送,自己也在农投大棚里上班。新区在这里开了好几场招聘会,来到这里的人都找到工作了,有的在工地、有的在大棚上班,以后发展前途挺好的。"
据了解,为确保搬迁群众能够 " 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 ",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积极协调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随迁子女就学、医保社保转接等入住后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兰州新区举办 3 场次 " 舟曲避险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岗位专场 " 推介会,共 500 余名搬迁群众与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秦东农投公司及兰州新区瑞玲物业等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现场签订意向书,落实 273 名学生就学问题,并与舟曲县社保局就搬迁群众医保、社保等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衔接,对低保户 16 户 34 名、29 名残疾人从 10 月起由兰州新区发放补助资金,确保搬迁群众民生政策保障无缝对接。
" 农投集团勇于承担国企社会责任,围绕集团产业发展,吸纳近 100 余名搬迁群众进入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公园等重点项目务工,人均月工资可达 4000 元左右。" 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卫俊峰说,通过实现 " 家门口 " 就近就业,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的生活,从 " 安居 " 到 " 乐业 ",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