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0-15
深晚报道 | 台风“圆规”过后,仙湖植物园惊现蘑菇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随着台风 " 圆规 " 渐渐远去,闭园两天后的仙湖植物园重新恢复开放。雨过天晴园内,原本绿茵茵的草地突然出现了蘑菇圈,一朵朵洁白可爱的蘑菇呈环状分布,犹如珍珠散落在绿幕上,显得美丽又神秘。

这些蘑菇在园内综合楼附近的草地上 " 冒出了头 ",看起来生机勃勃、洁白玲珑,经著名真菌专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教授鉴定为大青褶伞,一种华南地区有名的毒蘑菇,曾造成多次市民群众误食中毒的事件。

大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又称绿褶菇、绿孢环柄菇,是蘑菇科青褶伞属的一种真菌。成长时菌伞先是白色再渐变成浅土色,直径约十多厘米,菌柄可高达十五厘米,菌褶幼时白色成熟后渐成灰绿色,即名字大青褶伞的由来,孢子印为暗绿色。

每年夏天至秋天,大青褶伞常在草地上成群出现,它含有剧毒,主要是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和溶血四种毒素,食用后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并且死亡率相当高,所以也号称 "ICU 菇 "。一旦有人误食,可能马上进入 ICU 了。

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蘑菇圈被称为 " 仙女环 "。仙湖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仙女环 " 的真相其实是真菌的自然生长现象,菌丝体从最初生长的地方放射状均匀向外扩展,大致形成环状轮廓。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菌丝体只有尖端会生长,中心地带的菌丝体逐渐死亡,菌丝体不断向外伸展,寻找食物,并且持续在顶端形成蘑菇,最终形成了人们所见的蘑菇圈。

根据研究发现,目前可形成蘑菇圈的菌类多达六、七十种,形成过程最长可持续几个世纪,以每年扩大 30 厘米的速度越长越大。蘑菇圈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通常圈的下方和经过地区,由于养分已经被耗尽,草地会停止生长及无法长出新的菌类,但在环外围的草地反而会继续生长繁盛。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王桂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