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0-17
深晚报道|提高“中风”诊疗能力,深圳启动“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脑卒中俗称 " 中风 ",自 2008 年以来,已成为我国第一致病死因 , 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 " 头号杀手 "。10 月 16 日,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深圳市卫健委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召开 " 中国千县万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深圳市启动会 ",启动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将打造区域卒中 " 黄金时间救治圈 ",提高 " 中风 " 的识别、诊疗和转运能力。

搭建 " 区域脑卒中分级协作救治体系 "

据介绍," 千县万镇卒中识别及分级诊疗行动 " 是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部署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 " 健康中国行动 " 的有力抓手和 " 医疗扶贫 " 的有效举措。

" 市县级防治卒中中心医院 " 承担着区域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医疗资源。通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可以依托高级卒中中心为技术指导,推动市县防治卒中中心建设规范发展,搭建起 " 区域脑卒中分级协作救治体系 ",使卒中患者送至医院时获得 " 及时、有效、专业 " 的救治。

市卫健委副主任李创表示,深圳将按照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制定的方案要求,并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开展工作。市二院要发挥全市医疗技术龙头作用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 " 卒中专病分级诊疗模式 ",促进深圳市脑卒中防治水平持续提升。

全市共 32 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 中风 " 具有 " 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 的特点,给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了不幸。为此,通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可提高区域内卒中识别、诊疗及科学转运能力,提高脑卒中患者溶栓和取栓治疗的比例。

深圳市政府历来重视对 " 脑卒中 " 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慢病防治政策和措施,对慢性疾病防治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6 年,作为全市唯一的 "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 和 " 全市脑卒中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牵头单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建设了全国首张 " 城市卒中急救地图 " ——深圳溶栓地图,全市已有 32 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依托溶栓地图,深圳市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例数从 2016 年的 568 例,提高到了 2020 年的 1313 例,节约医疗费用达 44.7 万美元,溶栓患者共提高约 29.8 年的质量调整寿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相关标签

中风 深圳 医疗 慢性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