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0-18
这就是兰州新区新安社区老有所养的幸福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阿姨,天气冷了,我给你做了两双棉鞋垫。"10 月 17 日,常环秀来到自己认领的两位 80 岁五保户老人家里,为老人送去了棉鞋垫和自己做的韭菜盒子。今年 63 岁的常环秀,是兰州新区新安社区 360 志愿服务队的标兵,更是社区 " 循环养老 " 结对帮扶事业的带头人。

2019 年,新安社区探索推出 " 循环养老 " 模式。这种模式即:把社区内 65 岁以下的低龄老人组织起来,引导他们与高龄、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结对帮扶,开展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定期探访、嘘寒问暖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帮助高龄老人解决生活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低龄老人逐渐变成高龄老人,再由更年轻的老年人来照顾他,这样不断循环、代代相传 ……

别说在新安社区,这种模式在兰州新区也是第一次。新安社区的居民 80% 是失地农民,从农民到城市居民,他们在转变身份的同时,生活理念和习惯也在逐步改变。" 以前住的是独门独院,现在住在一栋楼上,邻里互助更能体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常环秀边说边掏出她从不离身的小本本,上面有一页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10 位老人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子女联系电话,这些都是她正在帮扶的对象。而她的帮扶对象之一—— 86 岁的徐长莲老人则连夸常环秀比亲闺女还亲。

而在常环秀等人的影响下,社区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高龄老人老有所依,越来越多身有余力、赋闲在家的低、中龄老人们加入其中,当起了社区志愿者。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这支银龄队伍的队员已由 20 人增加至 50 人,服务对象也由最初 20 多人变成了 50 多人。

2020 年 11 月,甘肃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三社联动 " 项目入驻新安社区,项目负责人杜俞瑾及其团队对这种循环养老的居家养老新模式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杜俞瑾认为,这种 " 循环养老、代代相传 " 的模式,既照顾了老人对于家庭的依恋,也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更增进了邻里关系和社区凝聚力,一举多得,很值得推广。2021 年 9 月,新安社区 " 循环养老 " 结对帮扶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安社区 " 守望相助长者关怀服务中心 " 正式获批,这意味着常大姐们的队伍不仅有了正式的名称,她们也成为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的一员。

" 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激发更多低龄老人志愿者的参与,甚至希望引导青壮年朋友和高龄老年人结对帮扶,形成波浪式更新的良性循环,让老年人在社区享受更健康、更安全、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新安社区负责人表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李晓霞 文 / 图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兰州 养老 志愿者 甘肃 志愿服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