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0-22
全力奋战,疫往无前!城关公安战“疫”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来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一群人总是冲锋在前,奋战一线。他们有的是温暖亲切的妈妈、有的是坚韧伟岸的父亲、有的则是身体抱恙的患者 ……,然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人民警察,他们用辛勤付出和使命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以赴驱散笼罩在这座城市上空的阴霾。

不让须眉的女警花

她勇敢、执着、善良、巾帼不让须眉。疫情发生后,她撇下家中幼小的女儿,毅然赶赴单位,主动请缨,奋战在防疫工作最前沿,穿梭在社区警务一线,她是城关公安分局嘉峪关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源。

" 越是在关键时刻,困难面前,越是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就越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执好勤,站好岗。守好一道门,保护好一方平安,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有着坚定信仰的王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源始终将 "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 这句话铭记于心。抓毒贩、押犯人、强基础、解民忧 …… 她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因工作需要坚守岗位,家中幼小的女儿总是 " 妈妈、妈妈 " 地叫着。

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老党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 59 岁的李发忠,是城关公安分局嘉峪关路派出所年龄最长的社区民警。当疫情来临时,他凭借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指导宾馆酒店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内部安全稳定、处置突发事件,同时联合街道、社区、卫健等部门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奔走在辖区核酸检测点,引导来往群众填写信息、维持现场秩序。每次换岗,最后离开的都是他。

慢慢从警路,芳华三十载。变了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对那一抹藏蓝的热爱。" 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三十多年了,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负岁月,不负人民。" 双鬓斑白的老党员李发忠爽朗的笑着说道!

站着工作的党警官

在疫情防控点,有一位因身体疾病不能久坐,不能长距离走动的执勤民警,战友们都笑称他是 " 站着工作的党警官 "。党仁林,1995 年从警,刑警出生的他因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身体受损,成为社区民警后,久坐和长时间的走动对他来说都是考验。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向所支部请缨前往防控点,扛起了沉甸甸的防控责任。" 防控点工作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站着能完成的工作我坚决完成好 "。就这样,在防控点上,他一站就是一天,日日坚守,问起对他工作最大的支持力量来源于哪里时,他想了想说可能是我头顶国徽、心中有党!

24 小时坚守的副所长

我市发现新冠病毒疫情后,城关公安分局白银路派出所副所长李宗义就开启了他的全天候工作模式。白天,他在辖区疫情防控点和防疫部门工作人员一起登记、检测往返人员、车辆信息。晚间,他又配合防疫监测点梳理重点人员行动信息,全力做好人员管控,确保不漏一车,不落一人。疫情防控中,李宗义也会换班休息,但每当所里缺物资、执勤岗上少人、防控点上有突发事情时,休息的他总是第一时间申领物资、补上空岗、处理纠纷,默默奉献为所里青年民警竖起榜样,做起表率。"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只有上下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凝心聚力,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疫情无情,人有情,防控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人心。城关公安分局无数党员干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 战疫 " 里逆向前行,以崇高的共产党人素养、朴实无华的担当,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 " 抗疫 " 故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特约记者 樊奕昕 文 / 图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