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王新月 文 / 摄)10 月 22 日下午,南京市玄武区举行 " 大 V 看玄武 " 活动。" 大 V" 们走进 2021 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简称融交会)玄武区部分参展单位和融交会现场,探访玄武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文物数字化,体验穿越时光
你想象过自己 " 走入 " 古画,和画中人物交流的情景吗?德基美术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将这种 " 想象 " 变成了现实。
△德基美术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
这场艺术展位于德基广场二期,将于近期开展," 大 V" 们提前来到展馆体验。清代冯宁所作的《仿杨大章画 < 宋院本金陵图 >》被放大百倍,呈现在全长近 110 米、高 3.6 米的大屏幕上。这幅画作被誉为 " 一部关于金陵盛世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的百科全书 ",生动描绘了宋朝南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被称为 " 南京版《清明上河图》",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记者了解到,该展览采用 " 人物入画,实时跟随 " 的互动观展模式,让观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 " 走入 " 古画,与画中人交流互动,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美术馆品牌策划邱琳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观众参观时,需要在手机端下载软件,从设定好的 9 个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个代表自己 " 进入 " 古画,同时佩戴定位手环,这样观众所选择的人物就可以在古画中跟随观众的游览步伐走动。选择的人物在古画中会不定时 " 解锁 " 宋朝的社会风俗和 " 神秘人物 " ——有特殊身份或职业的人,如卜卦先生。而观众则可在手机端查看相关的背景信息,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历史文化知识。" 希望观众能够以更加互动和融入的方式学习知识,所以这个展览没有以传统博物馆展览形式呈现,而是以新颖的科技方式呈现,让历史和文物自己说话。"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展览幕后集结了近 400 人、历时两年的努力实现了技术突破,将室内高精度定位系统(UWB)、Unity 引擎与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三端互联互通,实现精准定位、自主决策的移动端交互模式,让观众体验第一人称视角的 " 入画 " 游览。
声音邮局,数字化体验精彩纷呈
在声音邮局里,对远方的亲人说下一段思念的话语,会生成一张带有二维码的 " 声音明信片 ",当你给远方的亲人寄去明信片时,也同样寄去了自己思念他们的声音。
△声音邮局
声音邮局是南京投石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除此之外,互动投影、虚拟翻书、多点触控、投影球、幻影成像、虚拟现实、AR 灯光秀等多媒体产品也让现场的 " 大 V" 们有满满的体验感。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线上 AR 秀,低能耗,高传播,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除了上述介绍的文化科技融合成果,记者在融交会玄武展区还看到了戏曲《牡丹亭》的全息影像、梅花戏剧角聆听岛等多种数字视觉呈现和交互方式,展示玄武区数字赋能文旅消费场景以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裸眼可见 3D 成像
据了解,10 月 21 日,融交会在南京开幕,本届 " 融交会 " 各类参展主体共 608 家,其中南京市参展企业达 317 家。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和文化产业数字化方向的综合性平台,融交会举办三届以来,累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 3000 余家,达成交易 300 亿元。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