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新股市场似乎一夜骤冷。继上周五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后,10 月 25 日上市的创业板新股可孚医疗也在跌破发行价,成为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第一只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不仅如此,当天另一只新股凯尔达开盘后也一度破发,而主板新股福莱蒽特也首日即开板,收盘涨幅仅有 24.81%。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发行制度改革推进,A 股新股发行日益市场化,新股破发或将成为常态,打新躺赚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中签如 " 中弹 ",倒亏两千多
上周五,中自科技成为近两年来第一只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新股,股民打新中一签净亏 2435 元。不少股民还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然而本周一,一盆冷水又当头浇下。
10 月 25 日共有 3 只新股上市,分别是上证主板新股福莱蒽特、科创板新股凯尔达和创业板新股可孚医疗。然而当天一开盘,竟然有两只跌破了发行价。可孚医疗跌幅一度达到 13%,凯尔达一度跌逾 6%。
这两只新股中,凯尔达是我国焊接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去年焊接机器人及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合计销量约 3883 台,占我国工业弧焊机器人行业整体销量的 14.53%。其本次共发行 1960.37 万股,发行价达到 47.11 元。
主营综合医疗器械的可孚医疗,发行价更是达到 93.09 元,此前被认为将成为又一只 " 大肉签 "。按照今年创业板新股平均 2.5 倍左右的涨幅,市场预期其中一签可赚近 12 万元。然而上市当日,可孚医疗却让中签股民肉痛不已,不但没赚到钱,还要倒贴。截至收盘,可孚医疗跌幅为 4.43%,股价报 88.97 元,中一签净亏 2060 元。如果在当天盘中低点 " 割肉 ",则要净亏超过 6000 元。
凯尔达股价则低开高走,盘中一度涨逾 20%,并被临停。复牌后又震荡回落,收盘涨幅 10.76%,中一签可赚 2500 元左右。不过,这样的涨幅在今年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中,仅次于上周五首日破发的中自科技,位列倒数第二。
主板新股福莱蒽特表现也没好到哪儿去,首日收盘涨幅仅有 24.81%,成为今年第 9 只上市首日即打开涨停板的主板新股。而中自科技周一再度下跌 3.12%,较发行价跌幅已近 10%。
新股市场骤冷,打新不再稳赚
实际上,回头来看,新股连续破发或许并非偶然。10 月以来,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已有回落之势。Wind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0 月上市的注册制新股平均涨幅为 90.08%,而 1-9 月上市的注册制新股平均涨幅达到 2.48 倍。
△今年上市的注册制新股首日平均涨幅 记者制图 数据来源:Wind
对于频频出现的新股破发,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股报价新规加强定价市场化,报价博弈加强、难度加大,出现首日破发在预期之内。还有观点认为,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也是股价破发的重要原因。
中自科技上市前的 2019 年、2020 年净利润分别增长 246%、152%,但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 54.61% 和 81.76%,同时预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57.48% 至 53.03%,净利润同比下滑 75.33% 至 70.40%。
可孚医疗生产的红外体温计和口罩等防疫产品去年销售大增,全年业绩增长 2.43 倍,但今年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体温计、口罩、消毒产品等防疫物资市场供应日渐充足,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 20.97%,并且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约 6.5%。
南京某券商资深投顾对现代快报财经猎豹表示,新股连现首日破发,说明打新股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事情,这点在 A 股过去行情低迷的时候多次出现过。在 2011 年到 2012 年,A 股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新股破发潮,但近年来,除了长航油运等退市后重新上市以及中国外运等吸收合并上市的 " 准新股 " 外,就只有 2019 年 12 月的科创板新股建龙微纳,出现过首日破发。" 未来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投资者要抛弃打新稳赚不赔的观念,对新股进行筛选,择优打新。"
德邦证券认为,破发是件好事,体现了注册制要求下的 " 市场化定价 "。这将打破 " 新股不败 " 的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炒新的不合理行为,促使新股收益的理性回归,从而 IPO 定价由博弈行为转变为对新股真实价值的判断。随着一二级价差不再是无风险收益,预计以打新作为主要投资收益来源的绝对收益投资者将逐渐退出,银行、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等通常被作为打新 " 底仓 " 配置的行业将受到一定影响。
不过,上述券商也认为,一二级价差仍将长期存在,锁定期的设定将强化投资者谨慎报价的倾向。另外,即使完全市场化的情形下," 赢者诅咒 " 也将导致 IPO 抑价,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 新股在 IPO 之前缺乏历史交易数据,并只有有限的财务数据,公司的价值不确定性较大。"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