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0-26
迪奥、LV最低只售50元?它们都来自一个小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惠家豪 记者 高达)近日,张家港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斩断一条生产、销售假冒国际品牌服饰的产业链条,缴获成品、半成品服饰 2000 余件,涉案价值 100 万元。

意外接获涉假线索

8 月初,张家港市公安局西张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时,意外接到一条举报线索——有人在某服饰厂内大肆加工假冒品牌服饰,涉及迪奥、LV 等多个知名国际品牌。

进入警方视线的服饰厂有 4 层楼高,里面入驻了数家规模不等的服装加工厂。为免打草惊蛇,民警在厂区周边展开外围调查。

警方经过调查,将目标锁定在一家位于 4 楼的加工厂。这间加工厂并不大,制衣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近 10 名,实际经营者是 32 岁的安徽人杨某。

虽然加工厂的规模很小,但制成的成衣却不一般,绝大多数贴着国际品牌标识。警方与相关品牌联系后确认,加工厂并未获得授权,这里就是一个 " 制假 " 窝点。

顺藤摸瓜直捣窝点

假冒品牌服饰流向何处?经过 10 余天的蹲守,民警初步掌握了加工厂的进出货规律。

成衣制成后,将包装成袋运往常熟市琴湖镇某小区。交付完毕后,制衣的原材料、辅料及商标标识等,又源源不断地从同一个小区送来加工厂。

警方查明,该小区是交付不久的新楼盘,假冒品牌服饰被送到了业主曹某的家中。据查,22 岁的曹某来自新疆,近年来在常熟从事服装销售行业。

开设实体店、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路,警方调查发现,曹某打着 " 潮牌 " 的旗号,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贴有国际知名品牌标识的服饰。

与正品服装相比,这些贴着品牌标识的服饰,除了款式相同,面料、印花技艺及设计细节都存在差别。不过,相较于正品服装数千元的售价,曹某等人售卖的假冒服饰中,最贵的也就数百元。低价令店铺销售火爆,贴着品牌标识的服饰被销往全国各地,短短时间给曹某带来丰厚的利润。

8 月 26 日,西张派出所联合刑警、经侦等多警种协同作战,抽调精干警力成立抓捕组,兵分两路同步收网。行动中,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曹某等 12 人,现场缴获成品、半成品假冒品牌服饰 2000 余件,涉案价值 100 万元。

斩断产销利益链条

确定仿制的品牌服饰的款式后,采购相似面料,以图片或样衣打板,制成成衣加贴商标标识。在这条 " 制假 " 生产线上,曹某提供原材料,网购各类品牌商标标识,并运到杨某的加工厂生产。即便没有营业执照,杨某为逐利仍大肆招工制衣,成衣制作完成便运还曹某售卖。

就这样,一批批贴着国际知名品牌标识的服饰,从杨某经营的 " 黑作坊 " 源源不断产出,绝大多数经由曹某在电商平台开设的网店售往各地。

据查,曹某交由杨某生产的服饰,从 T 恤到棉服款式齐全。每件成衣交付后,曹某根据款式的不同,支付杨某每件 7 元至 40 元不等的加工费。

" 衣服本身的成本不高,最低 20 元,最高不过百元。" 民警介绍,由于服饰成本低,曹某的售价也从 50 元起步,最高价不过数百元。为打破实体店经营的局限,曹某借助电商平台,将交易触角伸向全国各地。

依靠低价吸引买家,借助贴标品牌价值加持,曹某网店销量节节攀升,生意繁忙时甚至找来家人帮着发货,直至被警方查获。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曹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张家港警方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