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0-27
深晚荐书|《文化性动物》:文化对人类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人类心智受到自然和文化两种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但人们一般都认为,文化是在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才产生和发展出来的。

但《文化性动物: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颠覆了这个一般性的预设。它假定,文化其实先于人类而存在。因为文化在某些动物活动之中,已经向大自然显示出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即较之个体的聪明和群体的力量,文化是一种更有利于物种的生殖与繁衍的存在方式。因此,大自然便在各个物种之中进行选择,让那些已经在生物学意义上为文化准备好的物种,为利用和享用文化而进化和演进。

这个物种便是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文化的优势,从而进化为超越其他动物而独步自然环境的人类。也就是说,文化不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而是人类进化的目的。是大自然选择了人类这个物种去进入和适应文化,以帮助生物物种更好地达成生存与繁衍之最终目标。当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文化反过来也改造了自然。

本书作者罗伊 · 鲍迈斯特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控制力量模型 " 的提出者。鲍迈斯特的研究涉及多个主题,包括自我调节、人际交往和归属感、性与性别、攻击性、自尊、意义和自我表现等。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 · 巴奇认为,鲍迈斯特撰写此书的初心,不是描述某个 " 宠物理论 ",也不是阐述某种哲学立场,而是通过从数千个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中得出的诸多事实片段和发现向读者宣告,本书呈现出了一个关于人类的连贯而清晰的画卷。《文化性动物》一书的内容可能会引发争议,写作风格也十分诙谐,但它对人性的描绘很客观,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文化性动物: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

罗伊 • F. 鲍迈斯特 著 张建新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9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生物 耶鲁大学 心理学 生物学 罗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