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10 月 28 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开展 " 停车及交通静态化管理 " 监督性视察。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带领 10 余名市区政协委员、专家,现场视察了园岭街道园东社区和红荔社区的道路改造情况、长城社区的立体停车库,与市公安局、市交警局、市交通局等职能部门围绕全市停车管理工作协商交流,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提升智慧停车治理水平的提案》。
▲市政协委员在园岭街道视察
据悉,园岭街道行政区域面积约 3.8 平方公里,2020 年末辖区人口 19 万人,机动车数量约 30000 余辆,但现有停车位仅 10000 余个,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比例为 3:1。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岭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共分两期,目前一期工程已于 2021 年 1 月完工。经过整治,辖区内的人行道、盲道得到更好提升,人行道、交界路口实现零高差;此外,非机动车道路权得到较为合理的分配,非机动车乱行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同时,该负责人也指出,园岭街道车多、路窄、车位少、停车难的问题仍旧存在;居民无序停车、占用消防道、上下学高峰期乱行的问题依然明显。
据统计,深圳当前每天的停车需求近千万辆次,停车位总缺口大于 170 万个,可见停车难并不是少数人的难题,园岭街道的现状只是普遍问题的一个典型缩影。对此,市政协在《关于提升智慧停车治理水平的提案》中提出:以智慧化手段为分析视角和行动路径,是缓解停车难题、提升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方法。具体建议包括:通过加快推进全市智慧停车云平台建设,拉通停车数据资源,分级分权限建立停车数据共享管理策略,确保停车信息资源在政府各相关部门间充分共享共用;通过构建城市级停车综合调控平台,推动停车资源精细配置、停车费率动态调节和路内外动静态交通协同管理等应用;通过探索构建停车资源运营模式,盘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等停车资源,推动不同属性停车泊位错时共享;通过新技术运用提升停车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包括停车预约、精准导航、无感支付、个性化服务在内的全链条停车服务。
在座谈会上,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已搭建智慧停车云平台并全面接入数据,同时市政数局已建成了我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实现数据归集、共享、查询和接口调用等数据服务。在盘活停车资源方面,我市已基本放开经营性停车场的收费,共有道路宜停车泊位约 2 万个,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定价标准。此外,市公安局已开发建设了深圳共享停车服务平台,共接入停车场 538 家,提供共享停车泊位 11123 个;在老旧小区周边选择具备条件的支路划定允许夜间、周末、法定假期停车路段,目前允许临时停放的道路 41 条,提供泊位约 4800 个。下一步,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停车数据运用,立足停车需求实际,探索多元化的便民停车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停车体验。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