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兰州市政协委员,城关区康乐医院的负责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对她来说是身为医务人员的本职,可面对再次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积极协调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全力做好收治老人不感染,辖区居民核酸采样按期限完成,区域卫生单位应急物资送达等三大项任务落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
记者电话联系到她的时候,已是夜里 10 点多了,此时她正在检查科室人员是否到位、检查治疗物资是否准备妥当、检查消杀制度是否落实、检查患者是否休息、询问核酸检测采集、送检是否顺利 …… 这是她吃住在医院的第 8 天了,白天协调处理各项防疫、治疗任务,晚上巡查、检查,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
第一时间拉起防护警戒线
赵彬所在的康乐医院是一所医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来这里住院的多数是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可以自理的康复期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此时,医院就住着近 100 位老人,年龄最大的已过百岁,这一群体是新冠肺炎病毒侵袭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如何让他们免受侵害,赵彬和她的工作团队一直紧张地忙碌着。
赵彬有看新闻的习惯,关注到 10 月 17 日全国多地通报新增多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信息后,她凭着多年的职业经验,已经嗅出其中的危险,她与工作团队立即警觉起来。当兰州报出确诊病例后,她与医院班子成员经分析研判,果断作出决定,将现有收治的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
为保证闭环管理效果,防止院内感染发生,赵彬把工作人员分为了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后端队伍负责现有住院老人的医疗、生活保障,由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和护理员组成,上班时间由往日三班倒改为白班、夜班互倒,集中管理不能回家,虽然很累,大家都在默默地坚守着。在去年防疫的基础上,医院制定了更加严密细致的管理措施,科学有序安排治疗护理人员,为老人们拉起了防护的警戒线。
核酸采样当好前哨人
随着兰州疫情防控形势变得严峻,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切实落实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的防控政策,兰州市已组织了四轮全民核酸检测,检测点设在主城区各街道社区。城关区伏龙坪街道核酸检测的采样任务交由康乐医院完成,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成了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的前哨人。赵彬介绍,为了确保检测任务落实,医院从前端队伍里抽调 30 多人组成检测组,经过集中培训,全力投入核酸检测采样,每一轮次完成 1 万多人的检测任务。
伏龙坪街道地处皋兰山上,下辖 3 个社区居委会和 6 个行政自然村,属于涉农街道。全街地势依山势而走,沟壑梁峁交错纵横,宽窄不一。虽然居民不多,村与村之间距离较大,由于路况限制,最远的村庄距离医院驱车需要 1.5 小时。现实的自然条件给工作带来不少困难,窄小的巷子,车辆无法到达,赵彬的工作团队经常需要背着检测设备爬坡下沟,完成检测采样,标本收集。他们无暇顾及劳累,不在乎饥饿,就是为了跟病毒赛跑,跟时间赛跑,让采集到的标本少一些耽搁,能够尽快送到集中检验点。
应急物资调配当好后援团
按照市卫健委的安排,康乐医院还承担着城关区卫生系统部分应急保障任务以及物资保障的协调工作。哪里需要口罩、哪里需要防护服、哪里需要车辆调配?
了解需求后,赵彬团队立即组织力量,积极响应,把所需物资及时送到指定地点。尤其在启动初次全民核酸检测时,康乐医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没有休息,经常连轴转,直到医院进行全封闭管理的情况下,才经上级部门同意将人员重新调配、撤回。虽然此项工作听起来没有太多技术难度,但是其中组织配合的良好与否,响应速度快慢,都会直接影响到疫情防控的效率。
为当好后援团,及时完成每次物资调配的任务,对赵彬团队来说,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工作要求,不敢有丝毫懈怠,这里是撑起疫情防御的屏障。
赵彬说,在没有疫情的日子里,康乐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是比较宽松的,有医务人员,也有护理员。疫情来时,不能像其他社区医院一样停诊,必须日夜坚守在医院、在患者身边、在居民百姓身旁。只有这样坚守,才能为老百姓驻起一道道防护屏障,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通讯员 解娅莉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