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1 年 11 月为广东省第三十一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10 月 31 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州专员办、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由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广州市海珠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承办,以 " 万物和谐 美丽广东 " 为主题的广东省暨广州市第三十一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当日,《鸟鸣城中央 · 广州市中心城区观鸟导览》发布,指引出广州城中多处观鸟的上佳场所。
广州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明年将建立生态资产负债表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于 2017-2019 年开展了广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第二次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引进了卫星跟踪、无人机等新的调查技术,将进一步更新充实广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信息。目前,广州已完成两次综合性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 457 种,陆生野生植物有维管植物 3516 种。
动物方面:第二次资源调查共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为 457 种。其中两栖动物 1 目 7 科 28 种; 爬行动物 2 目 16 科 64 种;记录到鸟类 18 目 68 科 307 种;兽类记录到 6 目 15 科 58 种。本次调查中,新增一种中国新记录种——卡氏伏翼,一种广东省新记录种——黑头鹀。
新增广州市新记录种共 54 种。其中两栖动物新记录种 3 种,分别是华南雨蛙、布氏泛树蛙和红吸盘棱皮树蛙。爬行动物新记录种 5 种,分别是白眉腹链蛇、丽纹腹链蛇、坡普腹链蛇、崇安斜鳞蛇和香港后棱蛇。鸟类新记录种到达 36 种,包括白腹军舰鸟、白尾海雕、青头潜鸭、大滨鹬、中华攀雀、棕腹杜鹃等。兽类新记录种 10 种,其中翼手目 8 种,即皮氏菊头蝠、大蹄蝠、中蹄蝠、大棕蝠、山地鼠耳蝠、尼泊尔鼠耳蝠、长指鼠耳福、大足鼠耳蝠;食肉目 1 种,即斑林狸。啮齿目 1 种,即卡氏小鼠。
植物方面: 第二次资源调查记录到广州市维管植物 231 科 1366 属 3516 种,其中本土野生植物 206 科 1037 属 2705 种,包括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 25 科 78 属 175 种(PPG I 系统),裸子植物 5 科 8 属共 10 种(克氏系统),被子植物 177 科 949 属 2 520 种(APG IV 系统)。随着调查力度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种类较第一次本底调查明显增多,丰富度也随之提升,本次调查发现 117 种植物在广州市有新分布,其中包括 1 个新纪录科——霉草科(大柱霉草);石灰岩地区的 1 个新种——连平报春苣苔;以及中国大陆新分布兰科植物折柱天麻和白赤箭。同时,消失近 60 年的飞瀑草在从化地区也重新被发现。
" 调查中,城区动物明显增加,特别是候鸟愿意来广州。说明广州的湿地保护、森林保护工作做得不错。"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指出,明年,广州就要按要求建立动植物生态资产负债表,每年将在固定地点采集动物数据,以此来反应本地生态状况。
海珠湿地发布新物种
前不久,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中,科研人员发现了我国叶甲科昆虫一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该成果已在昆虫分类国际性学术期刊《昆虫分类学报》发表。该新种体长 6.0-6.5 mm,体宽 4.0-4.3 mm;体黄色,每个鞘翅 7 个黑斑。
此次发现的海珠斯萤叶甲,丰富了我市物种的多样性,为昆虫研究增加了新的对象,对于农业害虫防治、生态保护、科教宣传、生物进化研究等多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广州市中心城区观鸟导览
当日,广州市林长制办公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了《鸟鸣城中央 · 广州市中心城区观鸟导览》。该导览一是以手绘地图形式,展示广州市中心城区野生鸟类分布现状,介绍白云山、越秀公园、人民公园、荔枝湾景区、华南农业大学、海心沙等 23 处城市公园、景区、大学校园观鸟点的野生鸟类分布情况;二是图文结合地介绍广州中心城区常见的画眉、红嘴蓝鹊、红耳鹎、黑水鸡、斑嘴鸭等 33 种野生鸟类,及其识别特征、繁殖习性、观鸟地点等。
" 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地处岭南的广州,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近年来随着广州中心城区自然环境的逐步改善,鸟类群落多样性也逐步增长,如今调查记录到的野生鸟类达 307 种。白云山涧、珠江河网、荔湾湖畔、湿地沙洲 ...... 许多久违的生灵重新回到市民身边," 常住居民 " 留鸟与日剧增,中心城区常见 " 草滩沟溪见鹭舞,青山绿水闻鸟鸣 " 的怡人场景。
野生鸟类期待与您不被打扰的相逢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号召广大市民文明观鸟抵制 " 诱拍 "
禁止捕捉并控制幼鸟的 " 绑架诱拍 " 行为;
禁止对鸟类有致伤风险的 " 钓鱼式诱拍 ";
禁此有可能导致鸟类改变迁徙规律、居留习性和集群特征的投食行为;
禁止破坏鸟巢和暴露巢址的恶性巢拍;
禁止在营巢和孵卵期进行巢拍;
禁止追逐鸟群、干扰候鸟迁徙。
今年广州接收救助动物 1199 只(条)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室科长池炳威介绍,2021 年,截止至 10 月 26 日,广州市级共处理野生动物救护求助件 237 宗,接收救助动物 1199 只(条),及时处理蛇入屋、猴子扰民等事件。
" 从数量上来说,我们救助的动物越来越多;执法部门处理的关于野生动物的违法案情越来越少,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 池炳威指出,市民发现受伤野生鸟类的情况最为常见。" 如果是野生鸟类误入居民家,不要去捕捉,以免会误伤小鸟,而是要打开门窗,让小鸟自由飞到室外;如果小鸟受伤了,没有飞行能力,可及时拨打 110、12345 或 83825643,通知当地林业部门前来处理。"
知多 D
1. 当我们发现受伤或迷途的野生动物怎么办?
发现受伤或迷途的野生动物时,不要盲目进行救助,因为一般市民不了解相关的救护常识,也不知道小动物身上是否带有病菌,可将其保护起来,然后及时与当地的林业部门联系。
当发现受伤、病弱、迷途、受困、饥饿等不能飞行的野生小鸟,最好不要去惊动它,千万不要怕它有危险而去抓它,把它带走,因为它的父母可能就在附近照顾它。如果小鸟是在危险的街道或马路上,那就可以将它赶到附近的草地和灌木丛中。如需帮助,可拨打 110、12345 或 83825643。
2. 如何预防蛇类及蛇咬伤
(一)户外防蛇。
路过较深草丛或者灌木时,应着长衣长裤,戴丛林帽,穿高帮靴子,涂抹带刺激性气味的风油精等,走路的时候应尽量发出震动,并用登山杖或者木棍敲击沿途的树木草丛;野外露营时要避开毒蛇。
(二)房舍防蛇。
及时清除房舍周围的杂草杂灌杂物,特别是对环境植被较为茂盛或者阴凉潮湿的住户,留意角落是否有蛇藏匿,并及时清理杂物,清除蛇藏匿所需的环境条件。做好灭鼠工作,堵塞鼠洞,搞好卫生,从食物链上断绝吸引毒蛇的食物源。
(三)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1. 保持镇静,不可紧急跑动,积极开展自救,及时向身边人或医院求助。
2. 口腔黏膜或牙龈的损伤的,不可使用嘴巴吸毒。
3. 认清毒蛇特征、形状、颜色及其它可能特征,最好将其拍摄下来提供给医院,可为就诊医院提供准确针对性治疗依据。
4. 用清水、盐水、肥皂水或 0.1% 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清除粘附的毒液,如伤口有毒牙,应及时挑出;在结扎、冲洗后可用消毒的手术刀做十字切开,扩创排毒,也可使用拔火罐法促使毒液排出。另外用冰块、冷泉水或者井水浸泡伤肢,也可减缓毒素的吸收与扩散。
保护野生动物投诉举报方式:电话举报请拨打 110 或 12345
宣传月期间主要活动一览:
1. 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在海珠湿地开展志愿者现场倡议、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标本展示宣传、展板讲解、现场观鸟导赏、互动游戏等宣传活动。
2. 观鸟护鸟志愿者摄影系列活动
在南沙湿地开展观鸟护鸟志愿者摄影活动,记录水鸟、候鸟生动精美图片,并制作宣传图集,向公众介绍鸟类保护知识。
3. 广州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阶段成果展示
在流花湖公园举办广州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阶段成果展示,介绍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背景、重大意义、空间布局、水鸟习性、建设成果等。
4." 探秘水底世界 "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活动
在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开展制作水生野生动物饵料、探访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区和参观水生生物科普展等活动。
5. 保护野生动物宣传亲子系列活动
在广州动物园开展亲子晨观鸟、野生动物主题亲子课堂、保护动物故事会,小小宣讲员、精灵画报馆野生动物绘画等系列活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穗园林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