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从辣椒指数看贵州乡村振兴——辣销海外 108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全球辣椒贸易和指数的重要一环》,报道了贵州从几百年前因缺盐而 " 以椒代盐 " 的辣椒输入地,到辣椒产品远销川湘渝、珠三角、长三角和海外 108 个国家和地区,输出 " 香辣天下 " 文化,成为影响辣椒贸易和指数的重要一环。全文如下:
金秋时节,这座名叫虾子的小镇上椒香四溢。近到方圆几十公里、远至一千多公里外出产的辣椒,都集中在这里交易。小镇所在的贵州,是全国辣椒产销规模大省。
从忙着采椒的椒农,到满负荷开动的烘干流水线,从电话不断的辣椒经纪人,到企稳向上的辣椒指数,各方汇总来好消息:又是一个辣椒丰收年,收购价稳中有升,平均每公斤 3.4 元,亩均收入 4000 元以上。
9 月 23 日,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忠信镇水石脚村,农民在晾晒辣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长育摄)
一片土地因辣而兴
辣椒,这种红色辣味果实,在以绿色为底色的贵州大山里茁壮成长,用一抹抹艳红点亮乡野。
在距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 20 多公里的湄潭县梭塘村,42 岁的合作社负责人李伟总是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田间地头。
从过去在房前屋后种点辣椒自家食用,到 2018 年开始一个人种 50 亩辣椒,到今年流转 500 亩土地种辣椒,李伟带领梭塘人把辣椒生意越做越大。
" 今年干椒卖到 8 元一斤,相当于鲜椒 2 元一斤,其中每斤支付给采摘人 0.4 元。" 李伟说:" 覆膜、栽种、除草、采收,每天一个工 100 多元,今年支付了 20 多万元报酬。"
李伟的支出,正是村民的收入。辣椒收获时,梭塘村采收辣椒的大多是中老年妇女,既没耽误壮劳力务工赚钱,又增加了家庭收入,还盘活了过去种玉米和撂荒的坡耕地。
村里人都知道,能年入几十上百万元,是李伟风吹日晒扛出来的。之前不懂覆膜技术,每年要除草 4 次,天气太干了他还要背着喷雾器在地里转。" 咱辣都吃得,吃点苦算哪样?" 李伟常跟村民说。
贵州有一大批像梭塘这样的辣椒专业村。这是近年来贵州按照 " 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技术团队 " 机制,成立一系列产业专班助力特色农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今年印发了《全国乡村重点产业指导目录(2021 年版)》,指导各地强化乡村产业与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等相关政策衔接,按照县域边界、乡村资源、农民为主、三产融合的原则,确定乡村重点产业指导目录。
今年贵州种植辣椒 570 万亩,预计鲜椒产量 780 万吨,产值超 270 亿元。展望 " 十四五 ",贵州确立辣椒产业每年 " 一产产值 300 亿元以上,二产产值 200 亿元以上,三产产值 500 亿元以上 " 的目标。
一座城市为辣而生
46 岁的陈顺国是土生土长的虾子镇人,从 18 岁学做生意至今,做了 28 年辣椒生意。
" 最早我背着背篼去乡下赶场,收了辣椒回到虾子镇摆地摊卖。那时外地人一次能收两三千斤辣椒用火车发货。" 陈顺国回忆说。
后来,陈顺国在农贸市场租了 100 平方米的门面,一年赚 4 万至 5 万元。现在,他的公司在杭瑞高速虾子站出口附近的中国辣椒城承租 700 多平方米物业,涵盖加工区、交易区、库房、办公区,每年经手的辣椒超过 2000 吨,带动发展 6 万亩辣椒基地,其中在甘肃省有 1.2 万亩。
像陈顺国这样入驻中国辣椒城的各地商户有两三百家。每年 4 月,贵州本地辣椒还没上市,来自海南、云南等地的鲜椒一车车拉到这里,到处洋溢着烘干辣椒的香辣气息。
作为国家级辣椒市场,中国辣椒城持续完善交易、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综合配套等服务功能,目前已具备辣椒期货交割库的条件。
" 辣椒城最重要的作用,一是缓冲,二是杠杆。" 开发运营中国辣椒城的贵州交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付陆说,干辣椒在冷库中可储存 3 年以上,辣椒城的 2 万吨冷库成为市场需求骤变时的缓冲仓;依托辣椒城的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存储在冷库里的辣椒作为贷款质押物,成为商户拓展销路和延伸产业链的杠杆。
贵州正打造全国唯一的朝天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从走出国门的老干妈,到数以万计的辣椒小作坊和上百万自制辣椒产品的家庭,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辣椒制品第一大省,生产 9 大系列 70 多种辣椒产品,其中油辣椒制品占国内 7 成份额。
黔南州贵定县处在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干线上,聚集了包括老干妈、布依姑娘等在内的 13 家辣椒加工企业。贵定县绿源食品厂负责人贾登平说,他的辣椒厂很小,每天也要消耗 500 斤干辣椒,从作坊式的小微企业起步,如今有化验室和臭氧消毒包装线,发展了一批线上线下经销商。
" 通过发展规模种植基地,统一品种、统一育苗,上中下游联动,辣椒产业从点上开花到集群发展,创新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贵定县副县长张红灵说。
一支指数闻辣而起
辣椒品种繁多,有以形划分的指椒、珠子椒、线椒、子弹头、灯笼椒、二荆条、满天星等,有以色泽划分的艳椒,有按果实指向划分的朝天椒。近年来贵州选育 " 黔辣 "" 黔椒 " 等系列辣椒就有 183 个新品种,还引进筛选了 120 余个品种。
" 品种多,价格乱,种辣椒心里就没底。" 李伟说,作为种植户他最惦记的就是来年价格稳不稳。
2018 年底,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等发起中国遵义朝天椒(干椒)批发价格指数。作为全国首支省部共建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它上线后反映辣椒市场价格走势,让交易逐步实现 " 心中有数 "。
2020 年,经过充分论证,在遵义辣椒指数基础上又增加三支产地辣椒的批发价格指数,丰富完善产地、销地指数品种,共同构成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目前基本实现国内重要辣椒品种的覆盖,在全国各大辣椒市场,定期取样采集价格。
2020 年春节后,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迎来一波急速下跌。业内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采购辣椒很谨慎,有贸易商没预料到疫情持续时间按惯例备货,全国各地辣椒又有增产。由于国内疫情管控较好,终端辣椒需求逐渐恢复,今年以来辣椒指数不断震荡上行。
现在,辣椒城不定期举办针对辣椒经纪人的指数、期货、金融等知识培训,提高他们根据市场信息变化避险的能力。陈顺国说,有了辣椒指数,交易各方有价可依、按价论质、按质论价。
" 辣椒价格指数是辣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市场信息变化,为政府监管、贸易决策提供风向标和晴雨表。" 中国辣椒城平台运营部主管汪建说,参照价格指数辣椒城已实现多种金融性延伸业务,并通过订单种植、仓储物流代运代销等服务椒农椒商椒企。
" 瞄准干辣椒‘遵义定价,集散全球’的目标,我们不断给经纪人说,只赚低买高卖的差价是不行的,要合力打造标准产品和知名品牌,把乡村串联到金融、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阔天地中。" 付陆说。
贵州大地,从几百年前因缺盐而 " 以椒代盐 " 的辣椒输入地,到辣椒产品远销川湘渝、珠三角、长三角和海外 108 个国家和地区,输出 " 香辣天下 " 文化,成为影响辣椒贸易和指数的重要一环,各方共识是:乡村振兴就要找准优势,找准路子,一竿子插到底。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