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1-02
广东10个镇、96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荣誉称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广东有三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汕头市的 " 建立村级小清单 赋能乡村治理‘大智惠’ "、韶关市仁化县的 " 以‘民情夜访’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 和梅州市蕉岭县的 " 创新‘六事’治理方式 提升乡村善治效能 "。

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省各地在乡村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推广且各具特色的乡村善治 " 广东经验 ",有力推动了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

这批案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市、县层面开展的制度创新,也有镇、村层面的实践探索,是乡村治理不同领域的先进样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借鉴性。在党建引领上,佛山南海区将 " 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 ",织密党建网络,强化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韶关仁化县以 " 民情夜访 " 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入农户,面对面解决群众棘手问题,推动乡村治理工作落实落地;在自治建设上,梅州市蕉岭县 " 创新‘六事’治理方式,提升乡村善治效能 ",肇庆市实施 " 六大行动 ",解决一揽子疑难问题,提升乡镇服务基层效能;在法治建设上,惠州市首创 " 一村一法律顾问 "" 一村一辅警 " 模式,为每个村安排一名专业法律顾问,线上线下提供法律援助,解决矛盾纠纷,补齐了乡村治理中的法治短板;在德治建设上,清远市建立乡村新闻官制度,开展 " 三传一助 ",传思想、传文明、传政策、助致富;东莞市搭建 " 玉兰花开,巾帼家美积分超市 ",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热情,成为提升家风、民风、村风新通道;惠州市惠阳区打造 " 百姓欢乐舞台 " 文化品牌,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问题;在方式方法创新上,汕头市推行村级 " 五小清单 " 制度,编织立体监督网络,走出乡村治理的 " 智惠 " 路径;东莞虎门镇组建了专业的农村财务队伍,健全三级治理机制,扎牢村级财务的 " 口袋 ",做到了 " 财务更规范,管理出效益 ";佛山三水区探索 " 清单制 ",制定农村重要事权清单,确保办事有清单,干事有底气。

这些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探索形成的系列创新经验,不仅对提升治理水平有显著成效,对乡村治理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东的乡村治理是服务型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已经完成了从管理防范向全方位服务的重大转变,从安全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创业服务以及精神抚慰、心理疏导等方面全面凸显了服务优先、服务导向的乡村治理发展方向;是发展型的乡村治理,更加注重将发展融入到治理之中,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优秀文化传承等过程中实现综合性治理优化;是参与型的乡村治理,在党建引领下深入改革探索,包含着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乡贤主体、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逐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格局;是现代型的乡村治理,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不断注入新的技术和手段,智能感知、智慧流管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治安防控、纠纷调处等治理领域。

截至目前 , 全省 10 个镇、96 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荣誉称号,97 个镇、993 个村创建成省乡村治理 " 百镇千村 " 示范镇村。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粤农轩

相关标签

广东 佛山 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 党员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