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 月 2 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给市民们发了一颗 " 定心丸 ",发布通告,目前广州农产品产能稳定、供应均衡,预计 11 月中旬本地蔬菜大量上市后,价格波动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位于广州增城的绿天然基地,每月约有 300 吨蔬菜上市销售,品种包括上海青、快白菜、小白菜、菜心、青瓜、番茄等,多数配送至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等周边城市也有进行销售。广州绿天然董事长黄懋金表示," 我们蔬菜价格自疫情以来从未涨价,从散装到包装不同规格不同单品由几元到十几元一斤不等,散客价格受市场波动有一定影响,但固定客户基本全年锁价。"
今年,广州市推动 2.18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超 1 万亩,探索区、镇街、村三级 " 田长制 " 责任体系,实施耕地 " 零弃耕 " 专项行动,通过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现代农业产业园、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等建设,巩固粮食生产能力,力促本地农产品产能总体稳定、供应有保障。
据统计,1-9 月,广州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62.22 亿元,同比增长 6.8%,两年平均增长 6.7%(高于全省 0.2 个百分点);粮食产量 9.9 万吨,同比增长 9.4%;蔬菜产量保持稳定,1-9 月全市蔬菜产量 273.6 万吨,同比增长 0.6%;生猪产能稳步提升,累计出栏 41.18 万头,同比增长 74%,生猪存栏 42.65 万头,同比增长 94.8%,截至目前生猪屠宰约 520 万头,日均屠宰量基本稳定在 2.2 万头左右;牛奶累计产量 2.3 万吨,同比增长 3%;水果产量 75.1 万吨,同比增长 15.9%;水产品产销两旺,产量 32.6 万吨,同比增长 6.9%。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指出,近日部分蔬菜价格呈短期性波动是受多个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当前蔬菜正处于淡、旺季交接时段,市场供应量相对减少,价格出现短期性上涨;加之受前期强冷空气降温及台风带来连续降雨影响,蔬菜生长缓慢、部分菜田受淹,蔬菜采收、运输成本增加。其中,西蓝花、花椰菜、娃娃菜等外市补充品种,受此前北方地区水灾、气温骤降、疫情等多方面影响,蔬菜基地减产,加上油价等成本上涨导致运费提高,拉抬了批发市场价格。预计 11 月中旬本地蔬菜大量上市后,价格波动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此外,第四季度,广州将多管齐下确保稳产保供。加强技术指导,重点在扩大蔬菜冬种面积提高单产方面下功夫,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指导农户做好防灾减灾和扩大生产工作,减少不利天气对生产影响。密切关注生产情况,认真做好辖区重要农产品产能等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适时开展研判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服务,建立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 21 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经营者)的 82 辆农产品配送车辆在市区限货区域提供通行便利。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穗农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