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03
深晚报道 | 罗湖规划深圳站、罗湖北站双高铁枢纽,1小时通达湾区,罗沙路将建地下通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罗湖区综合交通 " 十四五 " 规划》。规划提出,罗湖将打造深圳站和罗湖北站 2 个对外高铁枢纽,赣深铁路、厦深高铁有望引入深圳站,以及将加快完善 " 一环六射 " 对外通道,积极推动罗沙路复合通道等。

规划中提到," 十四五 " 期间,罗湖将全力打造层次分明、功能有别、运转高效的交通枢纽体系,强化对港优势,巩固和提高罗湖 " 联通深港、通达湾区 " 交通枢纽地位,为罗湖打造 " 开放包容、深度融合 " 的交流枢纽和 " 品牌汇聚、潮流引领 " 的消费枢纽提供支撑和动力。到十四五末期,将实现罗湖中心,30 分钟到城市外围组团(坪山、大亚湾)、机场,45 分钟到临深城市中心(东莞、惠州),60 分钟到大湾区各城市中心(广州、河源、中山、珠海等)。

11 号线东延至深圳站,或将接轨香港东铁线

" 十四五 " 期间,罗湖将加快打造轨道枢纽。其中,包括深圳站、罗湖北站 2 个对外枢纽,以及大剧院、东门 - 国贸、湖贝 - 黄贝岭 - 文锦渡、银湖 4 个城市枢纽。

罗湖将高质量推动罗湖北站枢纽建设,包括加快推进深汕高铁、14 号线建设,加强对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通辐射、快速通达;启动 17 号线罗湖段建设,争取 25 号线纳入五期;同时,充分利用罗湖北站枢纽周边片区纳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全市 44 个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的重大发展契机,围绕罗湖北站枢纽推动地下空间的竖向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联通开发,构建高质量高标准的新型综合枢纽示范。

同时,将推进深圳火车站升级,包括加快赣深高铁笋岗动走线建设,协调推进厦深高铁引入深圳火车站,将深圳火车站融入国家高铁网络,支撑国铁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争取将 11 号线东延至深圳火车站,预留与香港东铁线接轨条件,加快推动深港双城交通 " 通勤化 "。

记者了解到,去年 9 月,广铁集团曾发布消息称,完成了广深铁路信号系统设备改造工程,为广深跨高铁运行和高普铁互联互通提供了条件,成功实现将深圳站接入全国高铁网。预计 2022 年后广深线将以开行跨线动车组为主。

此外,规划中提出," 十四五 " 期间,罗湖将推动深惠城际支线、深汕城际纳入上层次规划,力争 9 号线东延至罗芳、24 号线北延至布心等纳入全市新一轮轨道线网调整规划;评估中运量 T1 线实施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罗湖北增加东西向轨道交通线路的可能性,弥补罗湖轨道覆盖薄弱地区短板。

罗沙路将建地下通道,通行能力提升约 65%

除轨道外,在对外交通方面,规划提出,将尽快开展文锦渡口岸鲜活货运功能向莲塘口岸转移的研究,加快推进《文锦渡口岸地区整体升级改造概念规划》(区发改)编制,统筹考虑轨道 9 号线、25 号线,实现口岸与站、城一体化统筹规划建设;推进实施口岸小运量接驳轨道交通:串联罗湖、文锦渡、莲塘口岸和相关轨道站点,服务口岸经济带,并预留与香港北环线东延的衔接条件。

规划提出 " 十四五 " 期间,罗湖将构建 " 一环六射 " 骨架廊道,进一步提高对外交通通行效率。其中," 一环 " 由滨海大道(春风路隧道)、沿河路、布心路(布心路下沉)、深汕第二高速等构成;" 六射 " 包括罗沙路(复合通道)、东部过境通道、丹平快速、龙岗大道、玉平大道和坂银通道。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该局正组织开展罗沙路改造方案交通设计研究,主要思路是在该路段再敷设一条地下通道,向西衔接罗芳立交,向东对接深盐二通道。罗沙路改造完成后,罗湖 - 盐田走廊将由现状单一通道改善为 " 一快一主 " 两条通道。据预测,未来通行能力将较目前提升约 65%。

此外,在区域内部交通通道方面,规划透露,罗湖将在 " 十四五 " 期间加快推动深南路东延、环仓北路东延、太白路西延、宝安路北延、洪湖西路北延、布吉南环路、翠竹路北延等组团间联系通道建设,以及计划以片区为单元,系统梳理和优化片区内部微循环路网系统,结合城市更新规划统筹规划新增、改造支路 286 条,总长约 127.5 公里,其中," 十四五 " 期间拟新增支路 34 条,总长约 17.9 公里 , 打通国槐一路、国槐二路等断头路 15 条。

规划银湖山—淘金山高架慢行通道,形成 520 公里非机动车道网

此外,在公共交通发展方面,规划提出," 十四五 " 期间完善罗湖多元公交系统。包括结合地铁站点、附近公交站、慢行空间,打造以交通换乘服务为主,同时集公园、休憩、交流于一体的智慧微枢纽。初步选取大剧院地铁站、黄贝岭地铁站等 7 处开展试点。

在慢行空间优化方面,将推进 " 三网融合 " 建设,完善轨道站与公交站间的风雨连廊、提升慢行接驳品质。远期规划新增非机动车道约 400 公里,总体形成约 520 公里的非机动车道网络(含非机动车绿道 24 公里);至 2025 年,规划新增非机动车道约 71 公路,总里程达约 185 公里。并提出拟规划银湖山 - 红岗公园 - 围岭公园–淘金山高架慢行、围岭公园 - 东湖公园连廊天桥等慢行廊道研究,串联罗湖北生态绿地。

针对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突出的情况,规划透露,将结合罗湖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试点,推进综合利用绿地、学校操场、道路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 十四五 " 期间,开展鸿怡阁、宝岗路等 24 处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利用桥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通过土地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缓解停车难。以及推广 " 车位共享、精细管理 " 利用晚上学校、商业、办公楼停车位利用率不高的特点,补充老旧小区夜间停车位不足,打造老旧小区 " 共享共治 " 的典范。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相关标签

高铁 联通 深圳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