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03
深晚报道 | 到福田听名家讲座: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开讲服饰文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31 日下午,在香蜜公园深圳市福田区艺文儿童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开讲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白庚胜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纳西族,博士,教授,研究员,在文学创作、评论、翻译、研究及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活动、组织领导工作中有较突出成就,且在纳西学、民俗学、文化遗产学、地名文化学、色彩文化学、文化安全论、文化主权论研究上多有贡献。已出版《白庚胜文集》50 卷,主编丛书、类书、论集、译论、文集近四十种约 1 万卷。

▲白庚胜在讲座中

白庚胜期待 " 国服 " 出现

白庚胜在讲座中谈到,服饰由色彩、质地、款式三大要素构成。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外化,具有实用性、民族性、地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一部服饰史,就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精彩性,同样体现在中国服饰文化之中。当代中国正在重新走进人类文明的中心,中国服饰文化有望再创辉煌 ,一套代表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精彩的国服呼之欲出。它的创意、制作、推广、应用,必然为中华文化振兴以强大的推动,并极大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力。

" 国服 " 提案引关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白庚胜提出 " 适时设计制作国服并制定国服制度 ",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大量关注。那么在 " 国服 " 提案中,白庚胜老师的提案背景是什么?制定国服对一个国家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在国服中融入民族元素?

白庚胜说,国服的制定是寻根文化的展现,是国家的行为,同时也是维护服装文化的主权。中国的国土一寸也不多,中国的文化遗产一件也不多。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文化要素、文化基因一点儿也不多,其中表现在服装上,我们就有服装文化的基因,所以我们要保存好、传承好,把它转型好、创新好,要结合这四大要素,来考虑这个工程的实施。

白庚胜认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但在这之上却没有中华民族的国民服装,我们有民族服装,行业服装,专业服装,而没有中国公民的一套服装。为了表示文化统一,服装的统一也要跟上。这个服装的统一指的是大型的国家典礼、国家公祭、国与国之间的活动以及外事重大活动才穿的服装,同时,我们照样尊重各民族穿各民族的服装。

▲白庚胜 ( 前排左二 ) 与部分读者合影。

阅读之城热情高

深圳读者对白老 " 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现场纷纷提问,白庚胜一一作答。他认为深圳发展很快,深圳人的读书热情很高,是一座阅读之城,在深圳可以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与深圳读者的交流愉悦而有成效。

著名童话作家、画家周艺文在致欢迎辞时表示,白庚胜老师的到来,让今年的 " 到福田听名家讲座 " 有了一个完美的收官,给深圳读者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大餐。

著名诗人、评论家周瑟瑟主持讲座,他说:" 白庚胜老师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让我这个从事多年诗歌人类学与田野调查的人,有了紧迫感。我们有责任跟上白老师的步伐,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 到福田听名家讲座 " 是福田区系列人文讲座品牌,面向大众,传播新知,引导青少年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福田区艺文儿童文学院承办。先后邀请了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白庚胜,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深圳大学教授南翔,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严勇,湖南省文联名誉主席彭见明,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语文报总编任彦钧,音乐人赵小源,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会长尹昌龙,童话作家周艺文,诗人周瑟瑟等十二位作家、学者来福田开讲,受到深圳市民的喜爱与广大读者的欢迎。

" 到福田听名家讲座 " 正在结集出版,还将举办相关活动,邀请更多名家来福田讲座,为深圳市民持续提供服务,为深圳阅读点亮一盏 " 福田阅读之灯 "。

▲白庚胜 ( 右二 ) 参观周艺文的画展《造境》

深圳晚报记者 蔡志军

相关标签

深圳 讲座 阅读 基因 服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