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1-03
一通短暂又珍贵的“视频通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 昨晚你夜班上到几点了?这两天累不累?" 在路鑫龙发出这样的消息 10 几个小时后,才收到了对方简单的 4 个字:在实验室。11 月 3 日一大早,刚刚起床的路鑫龙刚打开手机就看到了这个信息,他注意了一下微信记录的回复时间:今天凌晨 4 点。

是的,这是 10 几天以来,路鑫龙和妻子徐娜之间交流的一个常态。在网络通信如此便捷的今天,随时能电话、语音、视频却成了他们夫妻最 " 奢望 " 的事。路鑫龙说:" 我和她的微信现在就是留言板,有啥话在上面留言,什么时候她回复了就说明她休息了。"

今年 30 岁刚出头的徐娜,是七里河区疾控中心检疫检验科一名年轻的医护人员。在兰州市发生疫情以来,她和同事们迅速集结,奔赴到了疫情中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检疫检验是疫情中核酸检测最为重要的岗位之一,而那里也是医护人员们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徐娜和同事们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以最快的速度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很多时候忙的连喝水吃饭都顾不上。

在疫情发生以来的唯一一次视频中,路鑫龙看到妻子摘掉护目镜后,脸部有勒痕和红斑,整个人看起来是浮肿的,都有点认不出来了。视频那头妻子的样子,让路鑫龙心疼不已。" 我不能帮上她什么,所做的只能是照顾好家里和孩子,做她最坚实的后盾,让她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路鑫龙说。

徐娜的婆婆告诉记者,儿媳妇走的那一天,3 岁的孩子童童还感冒发着烧。她告诉懂事的孩子,自己要去和病毒 " 打仗 ",等打赢了就回来给童童买好吃的。婆婆说,虽然孩子还生着病,同时也非常担心儿媳,但这是她的职责所在。作为家人全力支持她的工作,等待她平安回来。

11 月 3 日下午 4 点,徐娜又要进实验室了。3 点 30 分,路鑫龙和家人拨通了疫情以来他们的第二次视频通话。视频那头的徐娜已 " 武装 " 得严严实实,视频这头的童童却看着妈妈一言不发,防护服把妈妈包裹得根本认不出来了。在爸爸路鑫龙的鼓励下,孩子才对妈妈比了一个 " 剪刀 " 手势。这通视频电话说了没几分钟,徐娜就说要进实验室了,又匆匆挂断 ...... 记者看到这一幕,突然有点心酸。在疫情中,还有像徐娜、路鑫龙这样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所谓 " 逆行者 " 之美就是如此吧,他们不是超人,也会疲惫和恐惧,但职责所系,就会坚持到底。

采访的最后,路鑫龙对记者说,等疫情结束妻子回来了,他会亲自下厨给妻子准备一桌丰盛的晚宴,还会有一个小小的 " 礼物 " 送给她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孟夏

见习记者 李庆 文 / 图 / 视频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微信 龙刚 逆行者 准确 核酸检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