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正式实施。人社部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 2021 年 11 月 1 日至 2022 年春节前,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新华社)
临近年底,为了让广大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为期三个月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已拉开帷幕。应当说,历经多年的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不过,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农民讨薪的新闻依然不时出现。而此次《规定》的实施,必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通过法律手段为农民工 " 护薪 "。
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顽症,就要靠法律撑腰。刚刚实施的《规定》,就是解决建设领域欠薪问题的一项重要兜底保障措施。其实,从 2016 年起,我国就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但由于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在账户开立、存储主体、比例、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执行效果总体不太好。新规定不仅统一了保证金缴纳比例,而且还明确了差异化存储规则,通过奖优罚劣,增加那些有欠薪不良记录企业的违法成本,这对于规范农民工工资发放,无疑将形成明显的倒逼效应。
当然,好制度也要严执行。现实中,还须警惕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等现象。据报道,在国家明确要求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专款专用后,个别承包商竟然想出 " 统一设置密码,统一上交管理 " 的办法,导致 100 多名农民工工资被冒领、挪用。这说明,治理欠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容不得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强化责任、细化落实,让制度的篱笆越扎越密、越扎越紧,才能在实践中压缩恶意欠薪的空间,让 " 护薪 " 行动更有力、更有效。
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工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坚韧的付出,为国家的城镇化、现代化事业贡献着青春与汗水。面向未来,我们不仅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权益,而且要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比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如此,才能让农民工摆脱工资拖欠之困,从而踏实打拼、安心奋斗。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编辑 张帅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