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业以来,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副主任、司法所所长鲍辉,始终坚持 " 一线工作法 ",穿梭在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坚持战斗在法治建设工作的最前沿。因其在综治维稳、司法惠民、交通整治、疫情防控工作中攻坚克难,做出突出贡献,近日被司法部授予 " 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 " 称号,2019 年还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依法治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辖区稳定
为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鲍辉严格按照全区工作部署,落实领导包案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梳理辖区重点信访维稳案件和重点人员,妥善化解某小区临时围墙、地铁 8 号线工地夜间施工、平盐铁路噪音扰民等重点信访案件,力保辖区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鲍辉扎实推进 " 平安盐田 " 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平安建设普法宣传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文明小区等示范社区的创建;严格管控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员。此外,他还采取摸底排查、" 行业清源 " 等手段,顺利完成深圳市扫黑除恶办两个挂牌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并形成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盐田街道人口结构复杂,矛盾纠纷多发。为了有效化解盐田辖区的矛盾纠纷,鲍辉协调成立了盐田街道人民调解员协会,并物色、动员了街道辖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调解社工、调解义工、各行各业专家、法律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成为兼职人民调解员,构建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 " 专家库 ",吸收各领域近 300 名优秀人才加入调解员队伍,推动了调解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方向迈进。
同时,鲍辉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推出基层治理社会矛盾纠纷 " 三前移 "(信息摸排前移、宣传引导前移、多元调解前移)创新项目,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021 年上半年," 三前移 " 项目共完成走访排查量 1420 次,成功化解了 17 大类 164 起矛盾纠纷,比去年同期的 69 起多出 95 起,化解总量是去年同期的 2.4 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大力整治交通乱象,切实改善陆域环境
鲍辉始终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司机需求,总结出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治理原则,完成盐田港后方陆域环境从 " 脏乱差 " 到 " 净畅宁 " 的华丽蝶变。
他采取法治化手段,通过 " 一台车找到一个司机,通过司机找到企业,让企业内部整顿 " 的方式,开展大规模行业自律教育,深入普法宣传;利用科技化和社会化手段,通过远程监控实行全天 24 小时 " 视频巡查 ",派出 100 名交通整治队员 " 三班倒 " 巡逻值守,做到常态化严格高压执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重点整治。鲍辉将经营秩序较为混乱的海鲜街作为重点区域,通过完善公共设施、设立工作专班、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协调联动、规范执法行为,将海鲜街治理成为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的示范街区。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如今的盐田港后方陆域,交通环境焕然一新,货柜车围城、路面车满为患的乱象基本消失,路边违法售油、占道修车等违法行为得到有力遏制。
躬身力行担使命,牢筑疫情防控阵线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鲍辉以实际行动践行防控,始终坚持 24 小时待命,时刻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化身疫情普法宣传员,走遍 15 个城中村,指导疫情防控一线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摸排工作;为保证辖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他化身疫情指导员,走访 100 多家企业,为港运工联会、市拖车协会和企业送去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此外,鲍辉还设立了跨境车场、海鲜街疫情防控点,形成 " 点对点 " 的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体系,每天不定时带领工作人员现场检查跨境车场和海鲜街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从自我防护、卫生情况、数据信息等方面进行督促,拧紧疫情防控 " 责任弦 "。
自 2020 年 8 月 12 日至今,跨境车场已接收货柜车 11007 辆,接驳至服务驿站 10949 人次,安排接驳车辆 9851 车次。海鲜街综合治理治安队每天出动 40 人次、巡逻车 10 辆次、2 名机动巡逻队员劝阻危险违规行为,检查出入人员。辖区内至今无一例感染现象,构筑起疫情防控的 " 铜墙铁壁 "。
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司法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荣誉既是肯定,更是责任。" 鲍辉表示未来会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继续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进一步挖掘司法行政工作的新亮点,奋力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法治盐田、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杨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