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愿做使者和纽带,架起报刊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寒来暑往,奔波在大街小巷,只为将一份份带有墨香的报纸及时送到读者手中。
金秋十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兰州,令人猝不及防,彻底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此间,每个兰州人天天紧绷着神经,起床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浏览当天的新闻,关注疫情的变化。
做为一线的报刊发行人,更清楚疫情期间作为城市主流媒体的《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的使命和担当。尽管疫情来的很突然,城市按下了 " 暂停键 ",但 " 两报 " 投递发行工作没有停歇。
疫情期间,兰州日报社领导赴基层站点慰问一线员工,指导工作,给发行员以鼓舞和信心。张掖路站站长杨贵辉,每天 6 点半左右提前到岗,对站点进行消杀工作。当带有墨香的报纸送到站点,报纸在发行员手中娴熟地清点、抽页、套合、分发、捆绑、整装报袋,新的一天的投递开始了。
疫情期间,小区封控,出具证明,做登记,健康码,量测温,消毒等,发行员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正如七里河康站长说的,疫情期间送报犹如唐僧西天取经,须历经八十一难,才能将报纸送到。
说来有些夸张,但的确不容易。进不了的楼群小区,要提前与读者打电话沟通,做好解释工作,要沟通报纸的存放,以及补递事宜。
在投递报纸之余,发行员们还不忘为疫情防控尽些绵薄之力。10 月 31 日,天刚擦黑,拱星墩街道拱后社区飞天家园 A 区,设置的核酸检测点,因小区居住人口多,检测采样点位桌椅板凳缺乏,给检测的进度带来不小的压力。此时,东岗发行站张军站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立即动员全站发行员工,将站内所有桌椅板凳搬到核酸采样点位,确保了小区居民核酸检测的顺利有序进行。午餐时间,东岗发行站又挪出站点,为来自宁县人民医院援助兰州的白衣天使们提供了用餐的地方,让这些白衣天使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座城市的温暖。
11 月 1 日 8 点多,发行员出班时,天空中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但就在这样的下雨天,他们找来了塑料,将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穿着工服骑车出发了。红色的工作服,正如那一抹中国红,成为雨中街巷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用自已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 " 最美发行员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刘汉萍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