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岁大学生小江(化名)踢了一场足球后,突然看不见了,去深大总医院眼科检查后发现竟然是视网膜大面积脱落,几乎完全丧失中心视力。幸亏医生及时实施精巧手术,最大程度挽回了有用视力。
大力顶球后小伙突然变 " 瞎 "
小江是今年研一的新生,高度近视十多年,一直戴框架眼镜。入学刚半个月,有天发觉看东西不太清楚,刚开始以为是眼镜脏了,结果怎么擦也擦不干净,总有块阴影挂在眼前,但小江也没太重视。
两天后,小江照常和同学约踢球,期间有些冲撞,最后奋力用头大力顶了一下球,结果这一下,眼前的阴影越变越大,整个挡在了眼睛中间。小江心里一凉,觉得大事不妙,连夜去深圳大学总医院看急诊。
眼科值班医生赶到急诊后,通过散瞳检查发现,小江左眼的视网膜上方有两大片裂孔,从裂孔开始,视网膜就像墙皮一样翘了起来,已经波及黄斑区。黄斑区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一旦受累视力会受到极大影响。而小江的中心视力已经没法用数字计量,在眼前 50 厘米的距离,只能依稀辨认出来是几个手指,再远一点的就只能看到人影晃动了。
视网膜是眼球的内层,是人眼中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就像一台照相机里的底片一样。视网膜脱离,组织层的感光细胞一旦失去色素上皮层的支持,即相当于人没有了食物和空气,很快会失去功能。
▲小江的视网膜发现了两片裂孔。
小江左眼的状态相当于几乎 " 盲 " 了!这时必须尽快处理,才能最大程度挽救有用视力。随后,小江被紧急收入眼科住院病区,积极进行手术准备。
术前准备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三面镜检查发现,小江左眼周边视网膜像一块千疮百孔的破布一样,除了大大小小近 10 个裂孔外,还有多片变性区。此外,右眼的视网膜周边也存在变性区。医生提前对右眼变性区,做了视网膜光凝,相当于提前在不牢靠的墙皮上钉上了钉子,可以大大降低今后 " 网脱 " 的风险。
一切准备就绪后,眼科主任蔡莉为小江做了左眼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常规的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分为内路的玻切手术和外路的环扎手术。内路手术复位率更高,但是对眼内组织有骚扰,需要切除眼内有支撑作用的玻璃体,有时还需要切除晶状体,或在眼内注入有顶压作用的硅油或者长效气体,所以术后有的患者要保持长期的俯卧位,有的还需要二次手术取油。外路手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上述问题,但是要求手术中定位精确,对于如此多发的裂孔和变性区,外路手术能否一次复位,就成了考虑的关键。
经过和小江一家人深入讨论,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为了尽可能减少眼内组织损伤的风险,蔡莉还是决定选择左眼巩膜外冷凝环扎外垫压术的方案。术中,蔡莉小心翼翼处理了所有的裂孔和变性区,最终完全封闭,手术成功。
术后 5 天,小江的左眼视力恢复到了 0.2,效果良好,医生说用药调养后视力还有希望进步,但是可能不能完全恢复到从前的视力。这么大范围的视网膜脱落,有些眼底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在小江的出院小结上,医生写下了 " 终身避免剧烈运动 " 的医嘱。
▲小江的视网膜成功复位
高度近视人群每年必须做一次眼底检查
据蔡莉介绍,近 1000 度的近视,大于 28mm 的眼轴,小江已属于高度近视范畴。眼睛的长度是被拉长的,视网膜也因此变得菲薄,存在一些变性区,长年累月后变性区内容易出现小的裂孔,然后逐渐卷边、翘起,最终造成视网膜脱离的状况。
" 小江这次网脱(视网膜脱离)的根本原因是近视, 但是由于踢球过程中,整个身体包括眼睛的局部晃动都比较明显,眼睛里的玻璃体在晃动时进一步牵拉视网膜,加重视网膜脱离。而用头顶球的动作,无疑是更为严重的冲击。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会对视力造成直接的严重损害。是致盲的重要病因之一。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视网膜的脱离的发展速度通常极为迅速,一旦累及到黄斑区,视力会急剧下降,必须尽快处理。
高度近视人群,尤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者突然性的撞击,例如,过山车,蹦极,跳水,还有外物的突然撞击。此外,高度近视人群一定要注意至少每年做一次散瞳的全面眼底检查,发现有变性区或者裂孔,可以做预防性的激光光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视网膜脱落的发生。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焦阳 王苏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