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1-11-07
只有好作品才能抵抗 “倍速时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日发布的《2021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8.2% 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00 后尤其青睐倍速功能,使用比例 39.6%。有观点认为:倍速与当代社会普遍的 " 时间焦虑 " 一拍即合,已经是很多音视频应用的标配,"2.0 倍速 " 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不止在倍速方面长视频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是否打开弹幕、是否只看某一演员的片段、是否点击购买剧中人服饰等方面,长视频也充满 " 服务 " 意识。观众手中的鼠标去掉过去看电视用的遥控器功能后,仿佛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只是,这种权力的存在,对于观众与长视频生产者双方来说,没有让情况变得更好,而是显而易见地变坏。

长视频提供倍速按钮,甚至鼓励用户倍速,这是因为在平台看来,用户的观看,只是提供了一种数据,而数据的多寡,又决定了作品收益的高低。对于平台来说,用户只要完成了 " 刷剧 ",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用户是用怎样的眼光和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这部剧,对于创作者与平台来说,都不是那么重要。

短视频长不过几分钟,短不过十几秒,但却能够给用户带来 " 欲罢不能 " 的观看体验,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消耗在短视频上,而想要与短视频竞争用户的时间,长视频就必须提供接近的体验,因此 " 倍速观剧 " 等节约时间、强化互动的功能应运而生。观众可以随意拉动进度条,随时通过弹幕吐槽,花尽可能少的时间看完一部作品,并获得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讨论的准入门槛,这就足够了。

通过 " 倍速刷剧 " 的粘合,貌似平台与观众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实际则不然,这一 " 激励手段 " 对双方造成的伤害都不小。体现在用户身上,就是当他们以观众身份完成了刷剧过程后,内心其实明白,好剧是不舍得让人快进的,只有差剧跳跃着看也不会有损失感,而且,当用户对倍速形成了依赖,以后就算面对好剧,也时不时会产生要快进的冲动,这对人的深度观赏、阅读、体验能力,是一种破坏。

体现在平台那里,一旦某一平台提供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倍速观看的形式被推送到用户那里,用户就会产生既定印象——这一平台并不值得留恋,也不值得成为忠实用户。因此在平台之间的竞争当中,一旦另外一个平台有了精品意识,接连推出几部好剧,用户会毫不留情地转移。

用户采取倍速观看,是正当的权力,也是他们发表评论的有力手段。在电视机还是客厅中心的时候,遇到不喜欢的剧作,换台就是最严厉的批评,而在屏幕观看成为用户消费中心的时候,倍速观看也具备了批评的特征,可以这么认为:倍速越快,用户对于该长视频的评价就越低。不要认为倍速观看也是一种认同,平台只有把倍速观看当成一种 " 羞辱 ",才会有动力去制作吸引观众慢下来、安静去欣赏的好作品。

观众养成倍速观看的习惯,是平台引导的结果,更是内容低质化的结果。不要怪观众缺乏耐心,是包括长视频在内的诸多内容,没有让人产生耐心的质量与吸引力。平台想要真正赢得用户的喜爱,不妨尝试把倍速按钮取消,宁可承受被用户 " 换台 " 的风险与损失,也要拿出用优质好作品去吸引用户注意力的认真态度。

作者 韩浩月

来源 黔中书

编辑 陈问菩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