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08
深晚报道 | 谢海带来“日常颂歌”展 水墨中有“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水墨是黑与白的艺术,但谢海的水墨作品中能看到彩色的世界。关山月美术馆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之 " 日常颂歌——谢海水墨艺术展 " 近日在关山月美术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通过谢海 30 年前创作的《向西 / 向西 1990》为引首,展出其折枝花卉、瓶花系列、抽象水墨在内的近 60 件作品,用时间之轴系统梳理了他以自身为例在传统中国画和抽象水墨实践中所生发的研究。

展览中,谢海用水墨述说没有矫揉造作的真实,没有浓妆淡抹的日常,作品从字面的 " 日常 " 对应 " 瓶花 "、" 颂歌 " 对应 " 无尽江山 " 两组系列作品平行展开,以水墨探讨谢海作品中文化与伦理的内涵。展览展至 11 月 9 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学者、媒体人、策展人、批评家、教师和艺术家,谢海身兼多职。作为写作者的谢海时时刻刻怀揣着诗意的种子,用敏锐的眼睛和智慧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万物,然后信笔记录和涂抹;作为思想者,谢海用画谱研习、画室写生、山水状物完成了从书本到观照再到思考的转变,看似中规中矩、老生常谈的变与不变之中,却是一步步看开了世事之后的恍然大悟。

近年来," 新水墨 " 俨然已成为了业界谈论的热词,在传统水墨中寻找新路向,以新方法和思维延续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从谢海的展览可以看到,他在思考今日水墨艺术该何去何从,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想从他的作品和文字中看出启示今日水墨的实践逻辑和精神理念。

谢海一直坚持 " 精神修炼 ",试图通过最为日常的实践,通过书写与阅读不断矫正、改变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自身。同时,谢海信奉歌德的 " 别忘记生活 ",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对话典范,思考当下,捕捉每一刻、每一步创作的幸福。因此,以美术史学史的角度看,在谢海的文本、绘画中经常出现 " 日常颂歌 " 这一主题。谢海正是借水墨之壳探讨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标签

艺术 阅读 写生 绘画 美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