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在教育援疆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援疆教师特长,为援疆教师搭建舞台,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散发光芒,追逐梦想,许多援疆教师在支教结束后选择了 " 王者归来 ",再次踏上援疆之旅。
▲广州援疆教师赵效民正在为学生上历史课。
2020 年,广州援疆工作队实施 " 红色筑基 " 工程,在全县组建 " 红孩儿 " 宣讲团,疏附县三中第一批 " 红孩儿 " 人数就有 157 名。援疆教师赵效民主动承担起培养县三中 " 红孩儿 " 宣讲团,他在全校每个班级 " 招募 " 小宣讲员,结合学生特点把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以及新疆四史等写成宣讲稿,让孩子们熟记于心,让他们活跃在班级、学校,使 " 红色教育 " 浸润到了每名学生。
如今,全县红孩儿宣讲员已经达到了 1000 多名,全县红色教育基地展厅也达到了 97 个。今年 7 月,一年半支教工作到期返穗,回到广州,他对刚刚成长起来的 " 红孩儿 " 们放心不下,最终还是说服家人提交了二次援疆申请,再次踏上了这片热土。
▲物理课上,广州援疆教师黄海正在倾情授课。
疏附县二中黄海也是二次援疆,他是学校的科学老师,2017 年,他把航模、机器人带到了祖国最西陲的疏附县二中,当时孩子们还从没见过航模,更没接触过机器人,所以当黄海的科技兴趣班 " 招人 " 时,就出现了成群的孩子因为名额限制没报上名而跑来 " 堵 " 着他,恳求老师收下他们的盛况。那一刻,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黄海深深被触动了。他在广州援疆工作队的支持下组建起了学校第一支航模队,在疏附县举办了 "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改变世界 " 首届青少年科技节,让孩子们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路途上越走越远,并屡屡在广东省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取得佳绩。援疆结束返回广州后,他依然对疏附魂牵梦绕,时隔三年,他终于等到了再次援疆的机会,回到了久别的疏附二中。
2020 年以来,广州援疆工作队根据援疆教师特长 " 量身打造 " 了 10 多个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设置了 300 多个文化课堂。从 " 客家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 到国画、书法、舞狮、舞龙、戏曲、快板等学生社团,如今全县中小学已经形成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全覆盖的良好格局,参与学生达 20000 多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