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11-10
“志愿之城”武汉:撒下“志愿种” 开出满城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来了就是武汉人,来了就做志愿者 "," 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吹遍文明风 "。在武汉这座 " 志愿之城 " 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中,积极做关爱精神的倡导者、公益力量的聚合者、文明生活的推动者。" 一城好人 " 成了大武汉最靓丽的名片。

关键词 1:行业主导 + 全域覆盖

" 上善若水,修身养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大清早,武汉欢乐谷景区大门口就出现了一群景区志愿者们,她们穿着红马甲,戴着红袖章,耐心地帮忙引导游客,提供暖心服务。她们只是活跃在武汉各大景区的武汉文旅志愿者们的一个缩影。他们本职工作是老师、是外企销售、是企业高管,但是在节假日、周末,他们作为文旅志愿者们在各大景区进行志愿解说、文明参观引导等志愿工作,成为景区门口的靓丽风景。

这些文旅志愿者们也只是百万志愿大军中的一个行业群体。此外,引导交通出行的 " 小红帽 "、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百步亭社区 " 管得宽 " 志愿服务队、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爱心妈妈 " 联盟、关爱农民工子女 " 七彩小屋 " 志愿服务队、" 爱我百湖 " 湖泊保护志愿者团队,每个志愿者团队都在各自的战线上从不同角度提升着城市的文明程度,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市注册志愿者达 244 万人,志愿服务队涵盖理论宣传、垃圾分类、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也就是说,近五位武汉人中就有一位是志愿者。" 人人都是志愿者 " 的文明之根在这座英雄城市愈扎愈牢。

关键词 2:内在需求 + 外在引导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政府机构改革趋势是 " 小政府,大社会 "。 即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是 " 小 " 的趋势,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是 " 大 " 的趋势。在这两个相背而行一 " 大 " 一 " 小 " 的曲线之间,是政府和社会在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巨大空间,这种结构性特征,催生了对志愿者队伍的结构性需求,这种结构性需求又成为志愿者队伍发育发展的广阔空间。于是,广大志愿者群体则成为了 " 小政府 " 与 " 大社会 " 的管理服务连接器。

在武汉,这种结构性特征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经历了军运会和 2020 新冠疫情劫难之后,志愿者群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武汉也在逐步倡导建设 " 志愿者之城 ",推动城市志愿服务从规模到规范管理走向精细化,这正说明了城市需求就是志愿服务的发展空间。

除了政府机构的外在引导,武汉还采用多元化激励方式催生 " 内在需求 " 。比如通过完善志愿者保险制度,推广 " 爱心银行 "" 爱心公益超市 " 志愿服务积分储蓄兑换做法,对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进行激励回馈,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志愿服务后,把服务时长换作积分存进 " 银行 ",不仅能兑换牙膏、纸巾,还可以兑换生活服务。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 撒下志愿种,开出满城花 "。近年来,武汉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通服务群众 " 最后一百米 ",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大力推进 " 志愿者之城 " 建设,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探索百姓 " 点单 "、站所 " 送单 "、中心 " 派单 "、志愿者 " 接单 "、人民群众 " 评单 " 的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江城子

编审:郑先耀

相关标签

武汉 志愿者 志愿服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