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1-12
健康 | 按揉几个防寒穴,保暖又防外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天冷了,有的人发现,衣服穿得再多也还是哆嗦,裹成粽子样了也还是不敢出门,双脚穿着袜子盖着被子也还是两根冰棍一样 ……

中医认为,首先,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人体阳气虚弱,故人体于寒冬病发;其次,寒性凝滞,即凝结阻滞,容易出现气血不顺,甚或出现各种经络痛症;第三是寒性收引,天冷常会出现关节痛及皮肤绷紧,易患感冒。故冬季需要防寒保暖,以防寒冬病发,尤其痛症发作,防外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陈波燕推荐了几个防寒穴位,日常多按揉可以保暖防外感。

穴位一:百会穴

定位:在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是督脉的穴位,位于后发际正中上 7 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

操作:左右手空心掌交替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 10 次左右;或者左右手食指中指叠按揉百会穴,由轻到重按 3-5 下,再左右旋转 30-50 次。

穴位二:大椎穴

定位:属督脉。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清热解表、截疟止痫。

操作:左右手交替空心掌轻轻拍打大椎穴,每次 10 次左右;在家中淋浴时,可将淋浴头对着颈后连续用热水冲洗,让你能迅速感觉温暖。

穴位三:肩井穴

定位: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功效: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操作:左右手交替提捏肩井穴,一松一紧交替进行,3-5 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穴位四:阳池

定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功效: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操作:左右手拇指交替按揉对侧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以局部酸胀为度,每天 2-3 次。

穴位五:关元穴

定位: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操作:左右手食指中指叠按揉关元穴,或者轻轻拍打穴位,虚者亦可选择艾灸。

穴位六:足三里

定位:属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操作:双手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 3-5 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穴位七:涌泉穴

定位:属于足少阴肾经,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 2、3 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 与后 2/3 交点上。

功效:散热生气。

操作:坐位,两脚掌相对,双手拇指按揉同侧涌泉穴,3-5 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临睡前,先热水泡脚 20-30 分钟,然后再手指按揉穴位,尤其适用于夜间入睡前双脚冰凉者。

Tips:冬季常晒背、避免高强度运动等有利冬季养生

一、冬季常晒背。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后背诸多穴位经络,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脉,一般选择上午 11 时到下午 1 时晒太阳最佳,增强机体阳气,时间 20-30 分钟为宜。

二、多食温热补肾食物。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中伤肾阳,所以此时要重视养肾、温肾,少吃冷品,宜多食温热补肾的食物,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补阳益肾,可食羊肉、牛肉、桂圆、红枣等滋补品。

三、冬季避免高强度运动,可选择有氧运动。推荐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动作柔和的养生功法。

四、拒绝美丽 " 冻 " 人,尤其颈部、背部、腹部、脚切记要重点保暖。穿高领毛衣、围巾避免头颈部受寒,对于女性,腹部温暖是避免痛经的有效方式之一;双手常搓腰,可以温肾壮腰;足部防寒,除了长筒袜子,还有常泡脚,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温性药物如生姜、艾叶、红花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王剑 李镓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