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 月 12 日,2021 年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之 " 科技与新基建赋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分论坛在广州举办。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举办,中外专家、行业代表聚焦后疫情时代科技和新基建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次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世界城地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联合主办、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和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承办,是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六大分论坛之一。2021 年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于 11 月 8 日至 13 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广州召开,来自全球 80 个国家 126 个城市及 9 个国际组织的逾 800 位中外嘉宾线上线下参会,系统探讨城市转型发展与创新合作之路。
专家畅谈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未来构想
当前,正值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后疫情时期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城市治理面临重大考验。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副主任徐晖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分论坛围绕 " 科技与新基建赋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 的时代命题,不仅体现了全球城市深化互利合作、携手应对挑战的迫切需求,更表达了人们改善城市治理、共促经济复苏的强烈愿望。
" 新技术将影响我们治理城市的方式、提供服务的方式、公民与公共管理部门互联的方式。" 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奥塔维 · 德拉瓦尔加(Octavi de la Varga)也在致辞表示,疫情之后的城市面临着转型与挑战,本次分论坛关注的是新的技术以及如何运用技术来为这些转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分论坛圆桌会议环节,中国科学院叶嘉安(Anthony G.O. Yeh)院士提出 " 建立社会众创共治体系 ",通过众创共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活力,也使经济社会发展达至平衡稳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教授以 " 城市大脑 " 为主题,阐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以前沿技术成果支撑政府数字化,加快政府从电子政务、互联网 +、数字政府的发展进程,提升运行管理和公共治理的政府主体地位。
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沈八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顾问 Alfonso Govela Thomae、新加坡资深规划设计专家王茂林、德黑兰市信息和通信技术组织首席执行官 Mohammad Farjood 博士等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城市个性、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未来构想。
" 科技带来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新基建’正在从方方面面影响政府治理、城市建设。" 广州开发区全球招商总监 Peter Helis 表示。
知识创造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本次分论坛举办地之一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 " 知识城 "),位于广州市的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开发区北部,是中国和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合作项目。
2020 年 5 月,位于知识城中部区域的科教创新城启动建设。较早引入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重点围绕微波通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西电具有优势、与知识城产业契合度高的学科和专业,探索建立以产教融合为目标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进入知识城以来,我们聚焦 5G 通信与工业互联网、密码与网络安全、区块链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核心领域,与政府共建创新中心,积极探索基于应用化、产品化、产业化的成果转化新模式,不断赋能广州新基建,助力湾区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驶进‘快车道’。" 沈八中表示。
知识城打造疫情下现代化城市治理标杆
11 月 12 日下午 " 疫情防控与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 研讨会在知识大厦举行。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知识城加速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的进程,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
徐晖表示,知识城集中力量保障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及时、顺利地投试产,开业运营多家医院,规划建设 3.3 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换基地,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积极开展病毒防治科研攻关,成功获批多项省级项目。
同时,知识城各街镇充分践行 " 黄埔铁军 " 的英勇担当,快速有序集结医疗力量,以不到一天的速度完成对知识城居民的核酸检测,组织无人自动驾驶车运送防疫物资,采用无人机运送核酸检测样本,极大提高抗疫效率,降低感染风险,构筑防、控、治一体化疫情防控体系,积极探索出一条政企协同、科技防疫的城市治理创新道路。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倪昌兴 孙旭东 范敏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