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全民核酸监测,整整 36 个小时,我们社区一共设置了三个采样点,在三个点位来回奔波,输入信息、维持秩序,做完后长喘了一口气,迷迷糊糊就坐着睡着了。门口保安大叔叫我说,姑娘,在这睡着了要感冒,赶紧回家去休息。" 这是安宁区刘家堡街道太和社区工作人员刘炳赟的叙述。
她叙述说,回去也就睡了三四个小时,睡不踏实。还没回过神来,马上又到执勤的时间了,往后的每天,6 点就上班,到了晚上 12 点回家。" 有一次做核酸期间,一位居民送来 5 片暖贴,当我接过暖贴的那一瞬间,感动了,就觉得值,不管怎样,一定要把这个班值下去。" 她说。
疫情防控,像她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该社区网格员冯岩,操心登门服务,她给大家交代说,家里需要买菜取东西就找我。过去的这些日子里,她每天的计步器显示都超过 2 万步,有时候冒雨给居民送菜,居民由衷感谢的话语,让她心里暖洋洋。她说:" 我们干社区工作的,平常只抱怨工作的繁杂辛苦,关键时刻,才能懂得我们的服务对象多么好,才能知道知道这里头有甜味,经得起品嚼。"
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太和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一直很顺利。该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娟介绍说,该社区依托 " 社工委 " 平台,充分整合辖区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居委会议事厅等阵地作用,积极吸纳卫生领域的 " 社工委 " 委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社区民警、物业服务单位负责人、计生专干、辖区志愿者等人员力量,成立太和社区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通过党建引领、群众自治有效促进公共卫生资源服务社区,致力于各项工作做到无缝对接。
据介绍,该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按照个人自荐、居民推荐、单位推荐的方式,设立主任 1 名,委员 8 名,主任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充分发挥 " 社工委 " 及成员单位资源优势,通过建立民意征集机制、协调议事机制、联动办结机制、报告报备机制,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做好卫生健康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协助社区疫情防控、建立健康数据台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保卫健康的行动。
该社区工作者王生玲说,代买药品,蔬菜以及生活必须品,帮忙扔垃圾,积极安抚居民情绪,这都是 " 小菜一碟 "。为了方便群众,她想办法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群内获得群众需求清单,争取少跑点路,这样购买到物资后,就能迅速输送到居民家门口,不误事。她说:" 好办法都是跑不动路了,给逼出来的。"
他们的扎实行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干部韩少康、刘立文,退役军人志愿者魏建新,还有市司法局、市教育局的干部,安宁区级包抓部门,该区政管局和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的党员纷纷加入进来,心甘情愿当好小区 " 守门员 ",每天工作到夜间才回家。
太和社区还有这样一群 " 表 " 哥、" 表 " 姐,他们每天及时汇总一线报上来的防控排查表格,马不停蹄分析、录入、查漏,为了让信息数据更加准确,他们不厌其烦的电话咨询,每日必须按照规定向上级部门报送信息,为市、区决策提供最基层数据支持,成为了防控排查信息的 " 枢纽前哨站 "。
还有一群穿梭在城市中的 " 摆渡人。市交通出租车车行在了解到有用车需求后,向全体员工发出招募令,出租车司机纷纷请缨,胡师傅和两位同事被安排到了太和社区,医护人员五点半需到达核酸检测点,胡师傅他们准时送到,晚上结束检测已经零点,他们仍在等待。大家理发成问题突出,就近丽雅轩美发店也发挥专长,为社区工作者免费理发。一个推子,一把剪刀,一张围布,这样便组成了一个临时 " 疫 " 线理发店。大家坚信,守望相助,齐心协力,一起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