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5
深晚报道|将文明素养贯穿教育全过程,高峰学校擦亮文明校园招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文明是把尺子,时刻衡量你我。" 这句曾入围龙华教育系统文明口号征集的内容,是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所写,从孩子的视角,表达了他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解和思考。

高峰学校起源于 1923 年黄德庭先生在下早禾坑村黄氏宗祠开办的私塾,如今已是一所办学规模 3000 余人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被授予 " 深圳市文明校园 " 称号以来,该学校一如既往地坚持生态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品德教育等多方面工作,将文明素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向学生传播着文明正能量。

走进高峰学校,入校门时的温情问候岗,走廊旁的木制文化栏,学生会、共青团、大队活动室标语,教室文化墙的爱国主义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劳动教育等,无不体现学校对文明校园创建氛围的重视。

为营造更浓厚的文明环境,学校以课程为主要载体,把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地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不仅开展艺术素养课程,帮助学生在客家山歌、麒麟舞、皮影等多元化艺术课堂里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美,还坚持落实劳动教育,通过多学科融合,开设中华传承劳技中草药课程。同时开设润泽心灵 SEL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内心有力量、有自信的公民。

学校每学期还会印制充满正能量的 " 桃李蹊语文报 ""Echo 英文报 ",摆放在已经重新整理和完善的学生图书馆 " 流谦阁 "" 无盈斋 ",供学生在环境优雅的教室阅览室和同伴进行学习和互研。

家长的导向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因此,学校开设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家长社会情感课程,定期开展 " 家长学校 " 活动,有理论有实操,着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德育联动机制,凝聚更强大的文明城市创建合力。

作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高峰学校不断擦亮文明校园 " 招牌 ",先后荣获了 " 广东省巾帼文明岗 "" 广东省梦想课程示范学校 "" 深圳市德育绩效示范学校 " 等 200 多项称号,成为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的一张名片,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增彩添色。

深圳晚报记者 刘夏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