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一场与时间展开的竞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兰州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全体教职工闻令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百名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驻守在全市 40 多个社区,汇聚起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澎湃力量。他们忠诚履职,坚守校园;主动请战,服务社区;默默参与,奉献爱心 …… 处处彰显着党校人的使命担当。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社区、街道,日复一日做消杀,不厌其烦测体温,苦口婆心做劝导 …… 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着不一样的风采。党校人用心奏响深秋战 " 疫 " 进行曲,用 " 红马甲 "" 疫 " 线编织出 " 生命防护网 "。
为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重要防线,校(院)90 多名党员干部分别在兰州市 46 个社区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坚守岗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奋战。每日清晨," 闵家桥社区已到岗 "" 西固区西固城街道西固中路北社区已报到!"" 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兰通厂社区已到岗 "" 安宁区银滩路街道银滩路社区已到岗 "…… 天尚未亮,党校志愿服务群中就响起了一声声报到声。这里有快退休的老同志,也有新入职的年轻人,他们戴上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的红袖章,义无反顾,穿街走巷。检测点是残酷无情的战场,更是他们的生死考验场;红马甲黄马甲是他们的防护服,更是他们的铠甲。大家抱定一个决心,坚决挡在居民群众前面,"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战 " 疫 " 场上,党校老将定盘、冲锋在前,在社区驻守的党校人中,有几位已经年过五旬。51 岁的张彩云在第一时间积极投身于防疫工作中,每天无数次地在管控卡口点内巡回劝导路人并耐心疏导群众情绪。10 月 29 日在防疫志愿工作中发现有位旅客滞留在了闵家桥社区,因疫情无法购买东西,三餐无法解决。为此,张彩云跑了很多店铺,终于找到了一家即将关门的商店,为他购买了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这位滞留旅客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在社区报名,也要成为一名志愿者,以回报这份温暖。
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抗疫画面不断上演,展现着党员力量和党校当担。以张彩云为代表的老党员们在疫情防控中,践行着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的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在数天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总是坚持冲在最前面,值守夜班、测温查码、维持秩序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当其他人提出要分担或顶替他们时,他们总说:" 我能行,让我来 "。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队伍士气高涨,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更多的年轻党员干部主动要求到就近社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社区防控中,他们是 " 战斗员 ",每天穿梭于楼宇、街道等处消毒消杀;他们是 " 值班员 ",昼夜执勤、监测体温,筑起病毒与群众的隔离带;他们是 " 宣传员 ",为群众普及宣传防疫控疫知识。33 岁的李颖沛就经常让身边的志愿者们竖起大拇指。他也被同事们亲切地誉为 " 党校铁人 ",因为在执勤点上,他往往上岗时间最长,顶班加班也是他的常态;危险的工作他抢着干,核酸采集点维持秩序他顶在最前面。志愿者们经常关切地对他说:" 李组长,你也要注意身体,稍微休息一会儿吧,可别累病了。" 但他却只是笑着说声 " 没事,放心吧 ",就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新入职的年轻党员们也第一时间请缨战 " 疫 "。" 我年轻,我多干点没事 "" 不辛苦,社区干部更辛苦 "" 叔叔、阿姨,您好,请问您做核酸检测了吗?" 在社区战疫一线,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坚持为民当好 " 排查员 "、" 劝导员 ",开展出入车辆登记、人员摸排登记、组织全员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天气严寒,阻挡不了他们为民服务的真心,阴雨连绵,也无法浇熄他们奔波往返的热情。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党校人高高擎起 " 党校姓党 " 旗帜,鲜明亮出 " 党校人姓党 " 身份,凝聚起防控疫情打赢战 " 疫 " 的战斗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他们注重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使命担当刻画出了战 " 疫 " 场上最美的同心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通讯员 姜莹莹
图由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