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隔离酒店里,总有让人感动的故事。在团结新村街道辖区内的某个隔离酒店内, 城关区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和街道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战 " 疫 " 小分队,在这里他们用心用情服务隔离居民,讲述爱的奉献。
集中隔离点是疫情防控 " 第二战场 ",肩负着重大使命。回忆起那天刚到达这里的情况,点位长暴兴炜只说两个字:紧张。那时已是后半夜,顾不上寒冷和疲惫,放下行李,经过的简短会议与培训后,暴兴炜投入到工作中。清理、消毒、准备物资、打印资料等,为收集入住对象做相关准备工作。
很快,隔离点接到通知,11 月 2 日中午,有 70 位来自于团结新村街道天平街封控小区的隔离观察对象入住,最小的 2 岁,最大的 84 岁。当入住手续、体温测量、询问健康状况、整理档案一一办妥后,已经凌晨 3 点多。
暴兴炜作为隔离点点位长,深知责任重大,除了做好日常管理外,每次都冲在战疫最前线。面对新来留观人员,她总是第一个到门口迎接。深夜、凌晨亦是如此。同事们都说 " 暴姐,你一天太辛苦了,晚上有人来我们接。" " 不行,在这里咱们就是一家人!" 有时遇上有抵触情绪的观察人员,工作人员会通过微信、电话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总说:" 最欣慰的事,就是看到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健康安全离开时说的那一声谢谢。"
在隔离点的每一天,他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给留观人员送餐、测温、询问健康状况、清理医疗垃圾,来回奔跑在隔离区的 5 层楼之间,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很多时候,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安顿好留观人员后,工作人员将一箱箱的医疗废物捆扎、消杀完毕转运到指定收集地。重复的动作,但是始终如一的坚守,他们说这是自己的职责使命,选择就是坚守!
隔离初期,有一位老太太显得非常焦虑,再加上身体情况非要吃助睡眠的药才行,工作人员除了嘘寒问暖外,还到处联系帮老人垫钱买到了处方药,让老人最终安心睡觉。还有一些隔离者情绪不稳定,她们就不厌其烦讲解隔离重要性,为隔离人员传递亲人的爱与关怀。
隔离病毒,守护人心,这些被病毒围困的隔离者,在酒店得到了温暖的照顾,熨帖的关爱。一位 76 岁的老太太写了一封感谢信,上面用质朴的文字这样说:" 我特别感谢一位同志,我没有见过她,但她帮我买药,常给我打电话,问我身体怎样,要多休息,不要紧张,有什么事就给她打电话。等隔离结束,我一定要和你见一面。最后,我再次向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