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毒不隔爱。在城关区 50 余隔离点,1600 名驻守工作人员、医护工作者上下一心,用心用爱为隔离点做好服务。他们放弃休息和家人的团聚,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奔赴隔离点,默默奉献。用每一顿暖心饮食,每一次细致消杀,每一次服务保障,每一句简单的叮嘱,每一天辛勤的坚守,凝聚和传递着战 " 疫 " 必胜的信心和力量。城关区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顾津闻,就是其中一员。
从不解到理解
10 月 27 日下午 3 点,120 开进酒店门口的围廊。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早已在门口守候。隔离人员下车前,先行测温,然后下车,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最后走过廊道进入酒店。" 起初部分居民有点情绪,但经过我们耐心地解释,大多数人表示能理解,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 顾津闻这样说。
顾津闻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隔离点共接收入住了 270 人,每天由我们 5 名工作人员、14 名医护人员和 9 名酒店服务员提供各项服务。由于人很多,有时会出现不少突发状况,服务管理起来也比较难。
10 月 25 日,作为隔离点的点位长,顾津闻在接到命令后,立即连夜进驻隔离点,仔细了解驻点酒店的水暖电、楼梯电梯设置、房间排布、空调系统运行、监控系统使用等情况,按照隔离点设置标准,制定区域设置和运转流程。27 日隔离点启动当天,迅速带领全体人员做好物资筹备、场地熟悉、流程梳理、防护培训、消毒培训、医疗垃圾安置转运等每一项工作。
舍小家为大家
曾看到网上流传的一句话:" 你所谓无聊的‘家’,正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这也是城关区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近期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隔离点,顾津闻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每天早晨 6 点起床,简单洗漱后立即投入工作,核查各项工作记录,组织工作人员消杀、核酸检测,随后为留观人员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核酸检测、送三餐、处理隔离点垃圾。夜里还要组织消杀组、核酸检测组和测温与巡视组学习培训,每天都是相同的流程走好几遍,一刻不停。
" 自 25 日进驻以来,再也没回过家,两个娃和老人全托付给了老婆,每次忙完想视频看看他们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凌晨两三点,但又怕影响他们休息,就这样好久没见了。" 对于这样的工作强度,顾津闻没有怨言,反倒坚定的说 " 大家都在付出,都在克服困难,我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让隔离人员吃上热乎饭,他带领工作人员规划最省时的路线。因为每次穿戴防护装备、完成消杀流程耗时较长,有时除了送餐,还要为有需要的留观人员配送药品、水果和生活用品等。所以,每天上午进入隔离区直到下午两三点,待午饭分发完毕、垃圾收拾完才离开。" 刚开始酒店服务员也有抵触情绪,但后来他们看到工作人员很辛苦,也主动加入帮忙。" 顾津闻回忆说。
" 你好,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啥需要随时联系我们。" 忙碌的工作后,他挨个打电话询问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隔离人员年龄分布差异较大,小的 3 岁,大的 95 岁,他每天会将他们需求逐一记录下来,建立重点关怀人员台账,按照 " 一人一策 " 要求,主动定制需求计划。
在得知 95 岁高龄老人,牙口不好,平时吃的比较清淡的情况后,他立即与酒店食堂联系,为老人定制清淡、软烂的餐食。针对两位孕妇,一位已临近预产期,考虑到孕妇特殊需求,他安排驻点妇产科医生董丽萍每天为孕妇量血压、胎心检测和普及孕知识等。对于情绪不稳的留观人员,他专门建立微信群,推送隔离人员应知应会知识,邀请心理医生远程心理疏导,指导隔离人员自我调节、运动减压。
致最可爱的人
11 月 10 日,看到驻点工作人员黄皓情绪低落,顾津闻赶忙上前了解安慰,原来黄皓奶奶过世了。噩耗传来,黄皓万分悲痛,但疫情防控当前,他强忍悲痛,毅然继续坚守在岗位,没有因个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黄皓的做法深深感动、激励着隔离点所有医护和工作人员。谁说和平年代没有英雄?他们用心、用情、用力,甚至用不能尽孝的方式荡除阴霾,只为了这座城市早日战胜疫情,他们才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近期,很多隔离人员期满返家,顾津闻都会一遍遍的叮嘱对方 " 回家后一定要减少外出,有情况要及时与社区联系 "。他的付出也收到了很多感谢信,其中一位这样写到 " 感谢集中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致敬迎难而上的白衣天使,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日子也要照顾好自己。"
看着一封封纸质的、电子的信笺,顾津闻激动地说," 看到他们高高兴兴的回家,感觉这些天的辛苦付出很值得,从刚开始被隔离人员的不理解到后来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感谢,这个过程真的很不容易。现在看到兰州每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很开心,为我们的疫情防控成效点赞!也为我们自己点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