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11-16
200余件青铜器呈现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在筑开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1 月 16 日," 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 " 在贵州省博物馆 7 号展厅展出。作为今年岁末的压轴展,此次文物展由贵州、江苏镇江两地博物馆联手呈现,展出了江苏镇江博物馆藏吴地青铜文物 154 件(套)和贵州省博物馆藏青铜器精品 50 件(套),展示苏、黔两地青铜器时代的璀璨文化,体现了 " 多元一体 " 的华夏文明。

据了解,夏商周三代,中国青铜文化繁盛。商末周初,青铜文化向长江流域传播,江南吴越会稽(江苏旧称)和黔中牂柯故地的先民吸收中原青铜技艺,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性青铜文化。镇江曾地处西周春秋时期吴国的中心地带,其辖地出土的青铜器堪称吴越地区的典型代表。

古夜郎国出现之前,今贵州省境曾经有一个被称为 " 牂柯 " 的古国,位于威宁中水鸡公山和毕节青场等山地,其遗址出土的青铜文物,初现独具特色的地方山地青铜之光。

展览分为 " 夏变夷、文化多元、华夏一统 " 三个部分,文物器型多种多样,花纹繁缛富丽,包括礼器、兵器、农具、车马器,从日常生活用品到行军作战兵器,应有尽有。来自镇江的青铜凤纹尊、宜侯夨(cè)簋、青铜棘刺纹尊等数件国宝级文物,纹饰精美,古朴厚重,令人惊艳。

而贵州典藏的 " 青铜锛 ",器身呈弧形,单面刃,整体较厚重,体现了商周时期贵州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西汉铜柄铁剑、一字格铜剑、单耳鎏金铜鍪等青铜文物出土于威宁中水、普安铜鼓山、赫章可乐等遗址,其技术和工艺吸纳汉、滇、巴蜀、百越和楚等文化的精华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夜郎青铜文化。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介绍,该展将长江上游和下游两批特点不同的青铜器,通过 " 华夏 " 这一主脉进行有机联系,观众将从青铜文物角度看到多元一体的中国是如何凝聚、形成的过程。

此次展出时间从即日起至 2022 年 1 月 5 日,市民朋友可前往免费观展。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刘辉 文 / 图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江南 镇江 博物馆 贵州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