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5 日上午,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王丹晖率指挥中心、新闻宣传处有关负责同志做客深圳电台先锋 898《民心桥》直播节目,围绕 " 为民服务践初心 " 这一访谈主题,与主持人和听众朋友展开深入交流。
▲右一为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王丹晖
火灾起数比前三年下降 11.3%
王丹晖介绍了深圳市消防救援队伍的情况。改革转制三年以来,消防救援队伍始终坚持纪律部队建设要求,落实 " 两严两准 " 建设标准,即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准现役、准军事化,始终坚持 24 小时驻勤值守模式,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市消安委组织住建、公安、应急、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扎实推进打通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治理、教育培训机构等专项整治,对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开展 " 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 " 示范创建工作,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编制出台省内首部《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地方标准,全面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及停放场所建设。对火灾高风险区域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实施挂牌整治,形成消防工作 " 群防群治 " 新格局
据统计,近三年深圳火灾起数、亡人数、伤人数分别比前三年下降了 11.3%、51.6%、34.6%,社会面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创新实施便民利民措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便民利民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王丹晖表示,在落实上级便民举措要求之外,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了 " 缩短审批周期、开辟绿色通道 " 等便民利民措施,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推行安检业务告知承诺制度,压缩办理时限至 5 个工作日;探索委托执法、授权执法、辅助执法等模式,推行 " 双随机、一公开 " 执法方式,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公开;推动 " 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 " 工作,引导社会单位自我监管约束,监督执法民意调查满意度达到 99%。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市消防救援支队不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实施 " 双随机、一公开 " 消防监督执法,落实安检业务 " 告知承诺制 "。组建 " 涉疫场所火灾防控专班 ",累计检查涉疫场所 9200 余家次,发现并整改消防隐患 2800 余处。研发移动监督执法平台获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创新成果二等奖,并融入 " 一网通办 " 系统全面推广。大力实施 " 暖企 " 行动,开展预约上门隐患排查和培训服务。创新推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打造 5 分钟消防救援圈
王丹晖还重点介绍了深圳市 "5 分钟消防救援圈 " 的建设情况。据介绍,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投入执勤了 66 座城市消防站的基础上,突破原有消防站布点规划要求,分散布局建设了 392 个小型消防站,有效解决了城市消防救援 " 灭早、灭小、灭初起火灾 " 的难题。
此外,通过组建高层、地下、石油化工、水域救援等不同类型、技战术娴熟的专业救援队伍,深圳消防综合救援能力大幅提升。三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科学处置了各类灭火救援警情 5.5 万多宗,救助被困人员 15400 余人。成功处置 "3 · 22" 广深高速油罐车火灾扑救,"5 · 22" 龙华区暴雨围困群众救援等各类警情。
在节目最后,就听众朋友提出的关于堵塞消防通道如何举报、高层建筑起火如何逃生、车辆积水被困如何逃生等问题,王丹晖和参播嘉宾一一予以解答。
深圳晚报记者 周江南 通讯员 涂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