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95 后、00 后的年轻一代呈现出的正能量和高幸福指数已经远超其它国家," 诚信、爱国、坚韧、乐观 " 也是这一代人的精神特质。王志刚,是东岗西路街道农民巷东社区天香百合创艺餐厅的一名员工,他就是这样一位 00 后。此次疫情期间一线防控人手不足,志愿者招募令应允征招,大批志愿者申请出战,王志刚应召而来。
在抗疫一线,我是一名志愿者
穿防护服前,东岗西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周振为志愿者们做了个岗前培训," 大家都不要触碰防护服的里面,先套脚穿下半身再穿上半身,然后再戴帽子拉好拉链。穿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触地面 ……"" 防护服是隔开我们和病毒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一定不能轻视。" 随着周振的引导,王志刚也小心谨慎地穿起了防护服。
这种平时只有在电视上、网络上才能看到的防护服,如今要穿在自己身上,王志刚内心是激动的,但他也知道这就意味着高风险,意味着一种神圣的使命。
核酸检测收样,需要将全辖区 15 个采集点 43 个采集台上的核酸样本逐一收集回来。在采集台旁,王志刚和搭档一起与做采样的医护核对相关数据后,将装有采样试管的黄色袋子放入病毒试管转运箱,然后对试管转运箱消杀处理后,转战到下一个采集台。从各采集点转完一圈以后,载有采样试管的 " 保送样本 " 冷链车到达卫生服务中心,然后由核酸标本转运组组长 95 后的周振和同事苏少华接收样本,转送到方舱。
自 10 月 28 日以来,王志刚和搭档一起全副武装。奔走在收样和送检的路上。他说:" 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步操作都要小心翼翼。" 他们穿着密闭的防护服,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尽量少喝水。一般都要忙上六七个小时才能轮换休息一下,遇到饭点能正常就餐,错过饭点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吃点面包。有时候连续高强度运转让他累的没有胃口,不想吃饭,他干脆不吃午饭,挨到下一顿。
加油!再坚持,一定要挺过去
" 这个箱子里面放着采样试管,还有冰块,拎起来比较沉。" 王志刚说,正常情况下他们每 4 个小时运送一次,现在核酸检测的人多,一两个小时就要送一趟。等完成一次收样后,还要对车、人做一次全面消杀。
" 白天还好一些,夜晚风一吹,再加上给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消毒,寒意刺骨。" 他说,最忙的时候是前六轮全员大规模核酸检测,24 小时不间断轮班工作,让他们难以很好地休息。但是忙、累、冷,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就想多分担一些抗疫一线的工作,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以前,他都没有好好考虑过生命的意义,原本他可以躺在宿舍的床上,在 " 躺在床上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 的调侃中心安理得,还可以在刷朋友圈追肥宅剧玩段子打游戏中自得其乐。但是,当疫情来临,他选择了站出来,选择在疫情带来的煎熬和折磨中审视自我,将这一次的经历变成一场深刻的修行,让生命在这一场修行中清晰透彻。
有人说,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那些路上的坎坷,都是教会我们坚强的必修课。
王志刚是天香百合创艺餐厅负责吧台的主管,在做志愿者期间,他只要没有收样任务,就会回到餐厅继续工作,因为这里也是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 大后方 ",从这里每天都会有同事们将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送到抗疫一线。他可以和同事们一起为前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分装饭菜。
" 曾经,我们因太多的不满而抱怨,因太多的挑剔而较真。这一刻,当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马路上空空,无人也无车时,我知道原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就是国泰民安,平安中国就是我们的幸福家园;原来将免费的饭菜送给一线的亲人们是献爱心,坚持将每一顿免费饭菜送到前线就是伟大的。" 王志刚对记者说道。
心的认知,我生命里的一场修行
将病毒试管转运箱装上车、门和门把手消毒后,小王示意司机师傅可以出发了,并打电话告知服务中心接收的周振:"200 支采样试管马上送到。"
东岗西路街道辖区内有封控区、管控区,路上除了志愿者和志愿者车队,再没有行人。何时才能解封呢?他在内心里祈祷疫情早日过去。
" 最近大家都上紧了发条,在严密防护的情况下长时间全神贯注地工作,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能让更多人的检测样本安全转送到方舱。"
紧锣密鼓地忙碌了十几天,接下来是给黄码的人员做核酸检测,收样的速度也相对减缓,我们有了闲聊的时间。" 辛苦了 !" 我说,他笑了," 没什么辛苦的,累了睡一觉就好了。以前,把鲜花和掌声都献给了那些演员明星,可是等到疫情来临,真正迎难而上的是我们朴实无华的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他们才是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学问、素养、汗水和热血,构筑其抵抗病毒最坚固的防线。夜里寒风中坚守的是他们,给人民温暖的是他们,铁肩担道义、丹心赴疫情,我们在这一场修行中修得了‘爱和感恩’ "。
此次疫情队伍里有太多像王志刚、周振这样的有志青年,他们是全国奋战在抗疫一线 95 后、00 后的缩影。有了他们,阻击疫情的钢铁防线更加坚固;正是他们的奉献,让社会链条更加顺畅运行。他们如同抗疫防护网上的点点繁星,用自己的光亮,输送着人间真情,照亮了通往战疫胜利之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夏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