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7
深晚报道|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南岭村社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年初,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入选第八批 "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作为一个面积仅 3.2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达 10 万人的高密度城中村社区,治理有序、邻里相亲的背后,是社区以法治、德治、自治 " 三治融合 " 为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城中村善治大棋局的生动实践。

党建为统领

"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南岭村中流传的这句朴素语言,传递着群众对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的期待。作为深圳市第一个 " 村改居 " 社区党委,南岭村社区党委始终担纲社区治理 " 主心骨 ",集众智、聚众力、成众事。

定下 " 好机制 "。树起 " 先定制度后定事 " 的规矩,率先响应 " 政企社企分开 " 改革,健全社区班子联席会议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以强有力的制度规范增强社区治理定力。建立 " 众平台 "。推动建立街道、社区、居民纵向三级区域化平台,调动驻街单位、股份公司、物业公司、园区企业、义工志愿者等群体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吹响 " 集结号 "。借助 "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 " 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2019 年在处置一起涉 3000 名工人的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时,区街单位一线集结、现场办公,最终稳妥化解。

法治强保障

村口交通有人守、垃圾分类有提醒 …… 在这个拥有 10 万人的庞大社区,各类事务能有条不紊,得益于法治建设。

多元普法。建设法治主题广场,开设 " 每周说法 " 直播课堂,组织 " 模拟法庭进校园 " 等活动,开展沉浸式法治宣传教育。遇事找法。深入推进 " 一社区一法律顾问 ",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把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打造 " 个人品牌调解室 ",成功调解由疫情引起的租赁、劳资纠纷近 500 起。依法办事。在社区综合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 10 余项制度,建立公示评议、监督反馈等机制,让社区日常事务有规可依。

德治扬正气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全国文明单位 "……600 余项荣誉加持,南岭村被称为基层社会治理的 " 典型范本 "。

一颗红心。南岭村 " 致富思源展览馆 " 作为深圳市 " 四史 " 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今年来已接待 4000 余人参观。一件件老照片、历史实物,展示了南岭村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提醒来往人群终身不忘 "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同传承。倡导富而好劳、富而崇德、富而好学 …… 经过 41 年的沉淀,南岭村总结出 50 条村规民约,涵养出南岭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一起商量。近年来,随着 " 街坊议事堂 " 平台的建立,以及 " 家和万事兴 "" 都挺好 " 等志愿调解队伍的成立,居民越来越习惯于有事儿拿出来说道说道,有商有量解决邻里纠纷。

自治增活力

" 过去以‘管’为主的传统社区管理模式正逐步转变为以民主自治为理念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一位在社区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如是说。

开通 " 民意直通车 "。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街道推出 " 南事找我办 ",主动征集、精准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事 881 件。" 不用被路边炒米粉的油烟味熏了 "" 旁边的工地终于在大晚上消停了 "…… 不少南岭村居民表示:" 有了‘南事找我办’,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打造民生 " 幸福地 "。居民幸福感不仅体现在 " 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比如不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进行集体商讨,让居民意见直达社区领导班子。这种幸福感同样体现在集体经济发展上。据悉,南岭村实现 " 敲钟上市 ",村集体固定资产达 35 亿元,股民分红达 17 万元,走出了一条村集体转型的新路。当好百姓 " 主心骨 "。" 被你们追过一次,就真是对社区防疫工作放心了!" 一位做完核酸检测后的居民对社区干部说。在这场 " 全民战 " 中,社区党委始终带着党员干,冲在群众前。因工作扎实,社区党委获评 2020 年深圳市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龙南宣

相关标签

城中村 相亲 义工 志愿者 垃圾分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