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白内障术后 4 年人工晶体 " 用坏 " 了?再次植入新的人工晶状体后视力提升。
日前,64 岁的陈伯完成第二次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术后,陈伯左眼裸眼视力从 0.12 提升至 0.8,生活品质迎来了新的变化,视物也更加清晰。
陈伯四年前在老家山东做了白内障手术,双眼都置换了免费的人工晶状体。作为一个纯山东汉子,陈伯对很多细节都没有太在意,术后 4 年间也从未去复查过眼睛。
直到几个月前,他突然觉得左眼有点疼痛,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不到一个月,视力就下降到了 0.12。当时接诊的医生怀疑 " 眼底有问题 ",但囿于老家医疗水平有限,无法明确诊断,便建议陈伯到大城市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心急如焚的陈伯开始四处求医,辗转去了几个不同的城市检查,都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想起自己女儿就在广州工作,于是决定到广州碰碰运气。
陈伯女儿得知情况后多方查找合适的医院,后经熟人介绍来到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找到白内障青光眼科武哲明主任看诊。经多项专业详细检查,确诊为 " 左眼人工晶状体变性混浊 "。通俗地说,就是 4 年前陈伯做白内障手术时置入的人工晶状体发生了变性," 用坏了 "!
陈伯对此疑惑不解:" 人工晶状体也会‘用坏’?"
武哲明主任表示,人工晶状体变性混浊仅发生于少数患者。人工晶体已经发展了 70 年,其材质组织和人眼相容性很好,对于多数人来说,人工晶体出现浑浊的机率不大,一般能终身使用,不需要更换。但也存在极少数的个例,一些病人会因为自身体质和人工晶体质量等因素出现人工晶状体变性浑浊的情况,而患者陈伯便是如此。
人工晶状体混浊变性该怎么处理?武哲明主任表示,患者陈伯的人工晶状体虽然还在位,但已经出现了白色混浊,眼内的情况用裂隙灯已无法窥清,只能通过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去解决,即把变性的人工晶状体去除,再次植入新的人工晶状体。
而且,人工晶体置换手术广州市医保定点医院可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省时省力省心。消除顾虑后,陈伯欣然同意手术。
" 陈伯用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长达 4 年,更换人工晶体手术难度会比较高,精细且复杂,还需要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医生的专业要求也比较高。" 武哲明主任称,因此对于患者,提高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首次手术时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这就需要借助各项术前检查的数据来分析。武哲明主任带领医师团队为陈伯进行了包括人工晶状体度数精算在内的多项详细的术前检查,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这些都为患者的手术效果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顺利接受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后,陈伯重拾清晰视力,心情大好,安心回到了老家。
武哲明主任提醒,即使做了白内障手术,也要定期复查,如出现术后不清晰,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查明病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胡炎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