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8
深晚报道|智慧推动课堂 AI赋能开启教育新范式!福田区“AI赋能教学实验”展示交流研讨会在福田小学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8 日,2021 年福田区 "AI 赋能教学实验 " 展示交流研讨会小学分会场在福田小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 " 技术融入教学、技术改变课堂、技术赋能‘双减’ " 的主题,进一步推进福田区 AI 赋能教学实验工作,探索教育信息化新模式,打造 AI 赋能教育新典范。

交流研讨会是 "AI 赋能教学实验 " 的生动表达

当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老师、广东省教科院 STEM 教育特约研究员辛海洋先生、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梁昊、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张玉彬,福田教科院的学科教研员、各中小学分管校长、信息主任、教科室主任、学科教研组长,以及 AI 赋能教学联盟实验学校项目负责人、福田区 AI 赋能教学研究团队成员莅临本次活动。

此次展示交流研讨会是福田小学在福田区教科院的指导下关于 "AI 赋能教学实验 " 的生动表达,同时也是积极开展 AI 赋能教学实践,探索 AI 赋能教育新模式的盛会,期待教育同行们在相遇相知中不断推动福田 AI 赋能教学实验向前发展,共创智能教育新时代。

会议由福田区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林志春主持。会上播放了《福田 AI 赋能教学实验专题片》,作为深圳首善之区的福田区,着重强调在 AI 赋能教育方面要先行,倾力将福田建设成为 AI 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以 " 智能、个性、多彩 "AI 赋能教育理念,打造 " 本真、适才、普惠 " 的高品质教育。福田智能化教育体系从数字化、网络化,跃升发展到智慧化、智能化,不断推动 AI 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铸就 " 学有优教 " 高地。

福田小学副校长刘全祥以《选择了 AI 就选择了 AI 代表的思维方式》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汇报了福田小学在 AI 赋能教学实验中的可能和可为。从教学环境、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及社会合作等方面寻求智能教育突破,以 AI 所代表的 " 互联互通 - 去中心 - 扁平化 " 的组织文化与思维方式激发出学校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生动气象,探索出 " 共享共担,各有特色,彼此成就 " 的自下而上的学校发展范式。

打造福田区 AI 赋能教学联盟实验校标杆学校

科学科组从学生的角度对 AI 赋能学习展开探索,教师胡志慧和尹傲以《AI 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为题交流分享,将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转换为机遇,巧用 " 形色 ""AR 小学科学 " 等 APP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 4 个领域。

英语科组基于 AI 背景,借助微课的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师郑晴菊主任和王旭以《AI 赋能,让英语学习动起来》为题进行经验分享,将制作微课的核心理念总结为三个 "in",即 "interesting" 趣味性,"interactive" 互动性,"innovative" 创造性。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帮助教师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极大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薛芸示范了《轴对称再认识》的数学课例。这场别开生面的数学课以 " 轴对称王国 " 游戏展开,只要你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图形,投影仪上马上出现一个轴对称图形,趣味横生。本课通过利用希沃白板、编程猫等 AI 技术,无形之中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将孩子们的思维作品、练习现场投屏在屏幕上。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整堂课充满了活力。

教师王敏媛示范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课以教会机器人小爱同学识别动物名称和生命为使命,将人工智能识别功能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动物的动物的关注和喜爱。学生用 AR 技术观察生动形象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四种活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共同生命特征。

人工智能技术围绕 " 以学生为中心 " 解构 " 教 " 和 " 育 "。" 教 " 之知识传授," 育 " 之素养培育。教是基础,育是提升;教是路径,育是目标。相关负责人表示,福田小学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抓住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断夯实硬件、软件、制度和队伍四大基础工程,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努力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和不断更迭,强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福田区 AI 赋能教学联盟实验校标杆学校。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通讯员 赵丹娅 编辑 方壮芳

相关标签

ai 教学 福田 英语 科学研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