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11-18
教育部发文推广“双减”典型案例,贵州一地做法入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学校落实 " 双减 " 工作的 18 个典型案例,贵州省赤水市针对难点堵点强化课后服务保障的做法上榜。一起来看 ↓↓↓

贵州赤水市

针对难点堵点强化课后服务保障

赤水市聚焦课后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强统筹规划和条件保障。为破解师资不足问题,遴选了 100 余名优秀骨干教师,组建近 20 支 " 教育轻骑兵 " 机动小队,开设科创、足球、书法等 12 门课程,支援 48 所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为解决参加学生的晚餐问题,全市在供给午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晚餐供给服务,新建、改扩建 54 所学校食堂,保障 2.5 万名学生午餐供给和 1.4 万名学生晚餐供给。为解决上下学交通问题,全市推行学生 " 定制式 " 交通服务,结合早上推迟上学和课后服务延迟放学的实际,开通专车专线,固定时间和站点接送学生上下学,并配备随车安全管理教师,为 3600 余名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交通保障。

课后服务成全国典型,赤水教育有何妙招?跟小编继续往下看!

赤水通过充分整合优质校内外资源,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实施,通过深化保障机制,加强财政投入,确保 " 双减 " 政策有序有效落地。赤水市教体局党组书记何勇表示," 双减 " 政策实施以来,赤水市迅速行动,狠抓落实,通过组建 " 教育轻骑兵 " 志愿服务队,开展 " 菜单式 " 定制服务,深化教育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等措施,帮助学生卸下过重学业负担,丰富课后生活。

" 我们‘难’在师资结构性缺员,‘堵’在城乡学校需求不一。" 何勇说,这次入选全国 " 双减 " 典型案例因素之一,正是通过成功打造 " 教育轻骑兵 " 平台,让全市优质师资能够在城乡学校之间充分流动,破题了欠发达地区乡村薄弱学校教育均衡的 " 瓶颈 "。

赤水市第一小学学生学习竹编

★ " 教育轻骑兵 " 实现教育资源再分配

赤水市聚焦课后服务中学生兴趣发展所需专业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从师资富余学校遴选专业素养和师德过硬的教师,组成舞蹈、足球、心理等课程近 20 支 100 余名课后服务 " 教育轻骑兵 " 机动小队,通过县级带动、片区互动、镇(乡)内联动,实现了县域内优质师资动态配置,形成优质师资 " 大小 " 双循环。

根据学校和学生需求,针对性合理安排课表,教育轻骑兵 " 滚轴式 " 进行课后服务、支援补给、开展教师指导培训等,满足学生兴趣发展所需,助力学校补齐课后服务师资短板,构建起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的 " 补给网 "。

对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年轻骨干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教育轻骑兵在服务乡村学校过程中,援教和援培同时进行,促进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也为全市教师交流搭建起一个公共平台。

教育轻骑兵志愿者罗洪贵为乡村学校孩子们授课

★打造 " 高效课堂 " 确保减负不减质

学校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发挥学生 " 小老师 " 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收获成长;借助 " 希沃云 " 智慧平台和电子班牌现代设备等,实时调度学生作业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有效控制作业量;建设 " 作业超市 " 落实分层布置作业,以基础性、提升性和拓展性三类作业来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 …… 各校的教研主任纷纷畅所欲言,分享在推动 " 双减 " 政策落地过程中的 " 实招 "" 新招 "。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以来,赤水市立足 " 双减 ",紧扣课堂提质增效工作重点,不断深化教研教改,构建高效课堂。

赤水市还分片区组建了 4 个 " 双减 " 工作指导组,下沉到全市学校开展调研指导,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创设教学 " 成效清单 ",在提高课堂实效上精准发力,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实现了教师从关注 " 备教 " 到关注 " 备学 ",构建了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葫市中学学生自己动手办绘画展

★ " 定制式服务 " 全方位保障供给

" 双减 " 政策实施以来,赤水市全面推广课后服务 "1+1+N" 模式,即 1 课时作业辅导 +1 次 30 分钟体育锻炼 +N 类自主选择参加的兴趣发展社团活动。其中 "N" 满足了学校薄弱学科建设、学生兴趣爱好等多重需求,实现了学校自主选择,菜单式的定制服务。

学生的需求就是工作的导向。赤水市围绕学生 " 午休、就餐、活动和接送 " 等难点问题,不断增强教育服务承载力和供给力。充分考虑学生在校时长问题,在有食宿条件的学校增添学生床位,开办中、晚餐,新增床位近 500 张,新(改扩)建学校食堂 54 所,妥善解决午休和就餐需要,满足了 2.5 万名学生午餐需求和 1.4 万名学生晚餐需求,消除了家长对课后服务后顾之忧。

针对部分学生居住较远和家长接送耗时较长的实际情况,教育、交通、公交公司等多部门联动,拓展专线专车,加设公交班次,提供 " 一校一案 " 小成本 " 定制式 " 交通服务,定时、定点、定人接送学生上放学。在城区步行上下学达 20 分钟以上的社区、乡镇步行达 30 分钟以上的交通主干线加开专线专车,为 3600 余名学生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交通保障。

定制专车保障学生安全到家

截至目前,赤水市志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已上升至 31955 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 98.55% 以上,赋能增效后的课后服务,不断受到更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赤水市教育行政部门将继续在软硬件上为学生家长提供优质的多元化供给服务,真正让课后服务成为落实 " 双减 " 货真价实的载体。

来源 贵州教育发布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师资 教育部 贵州 指导 书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