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8
深晚报道 | 南山区检察院践行“督促监护令”机制,强化未成年人家庭保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1 年 6 月 1 日起," 督促监护令 " 机制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行。截至 11 月 18 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已发出 7 份《督促监护令》,确保做到 " 一案一制发,制发必有效 ",推动解决未成年人涉案背后 " 家庭监护不力 " 问题,努力实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再犯罪。

瞄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环节让制发更合理

据介绍,督促监护令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监护人存在管教不严、监护缺位等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者受到侵害时,向监护人发出的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文书。

南山区检察院通过社工介入对涉案未成年人从成长环境、家庭监护环境、参与违法犯罪原因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估确认家庭监护不力与涉案未成年人问题的关联。

在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中,检察官联合社工调查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小龙系父母监护,但因其父母忙于生计,管教意识淡薄,亲子沟通不畅,未及时纠正小龙错误行为,导致其结识社会不良人员,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后经综合考量,南山区检察院决定向小龙的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

针对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存在的 " 想管却不会管 "、" 管了却管不够 "、" 根本不想管 " 等家庭监管问题,该院制定出 " 指导型 "、" 建议型 "、" 强制型 " 等类型《督促监护令》,督促家长重视亲子教育、承担监护责任,确保《督促监护令》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涉案未成年人木木的父母对其要求较高,不尊重其想法,导致其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均未能受到重视,反走向错误的道路。南山区检察院向木木父母发出 " 指导型 "《督促监护令》,指导家长采用平等尊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培养孩子法治意识,重塑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

紧盯家庭监护缺位突出问题让适用更精准

与此同时,南山区检察院将附条件不起诉,拟作不批捕、不起诉和未成年被害人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残疾智障等特殊群体的案件,纳入适用《督促监护令》的范围。

在开展临界预防、保护处分专项活动中,南山区检察院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凯凯系单亲家庭子女,父亲常年在外务工,由亲戚负责临时监护,而亲戚却带着凯凯进行偷盗,导致其产生严重的行为偏差,于是向凯凯的父亲发出《督促监护令》,督促其回到孩子身边履行监护责任,给予孩子家庭温暖,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依法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怠于履行监护义务,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父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增强《督促监护令》的刚性约束力。

涉案未成年人小马智力稍弱,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家长对其缺乏管教和正面引导,导致其违法犯罪。南山区检察院向小马的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要求其父母履行监护责任,保证该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并通知其居住地派出所对该家庭进行及时关注,减少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重视齐抓共管综合保护解决方式让作用更长效

此外,南山区检察院联合妇联、社会服务等单位为 " 问题家庭 " 启动亲职教育,结合《督促监护令》的具体内容,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辅导,帮助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模式。

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时,南山区检察院发现该未成年被害人小七长期脱离家庭监管,与不良社会人员接触交往,遭受身心侵害,在向其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的同时,联合妇联、社工向接受亲职教育的家长帮助分析小七的思想动态,并对小七进行心理愈疗等,保护其不受 " 二次伤害 "。

下一步,南山区检察院将结合 2022 年 1 月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消除信息壁垒,建立衔接机制,提高《督促监护令》质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 " 防线 "。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检察院 指导 检察机关 治安管理 留守儿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