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1-20
当新冠遇上流感,老年群体要如何预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秋冬是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是流感的易感人群。由于老年群体的免疫力较低,有可能出现新冠肺炎与流感双流行的形式,因此,老年群体在秋冬季如何加强预防并提高免疫力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近日,人民好医生客户端 " 日守护,佑夕阳 " 老年秋冬季防流感公益宣教项目邀请到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科主任张存泰教授为大家科普知识普及,就老年秋冬季防流感相关话题进行交流和分享,并重点解读 8 个热点话题。

热点问题 -1: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免疫力差的情况?

众所周知,老年人通常存在免疫力差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免疫力差的情况?张存泰教授表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会发生老化,免疫系统也是如此。人体免疫系统分为三道防线,包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可以识别和消灭进入人体的病菌和病毒,同时帮助预防感染,以达到维持人体健康的目的。当老年人自身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时,人体免疫系统也会随之发生结构改变和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临床上称之为 " 免疫衰老 ",此时就会出现大家经常听到的老年人免疫力差的情况,老年群体患病也会加重免疫功能的减退。同时," 免疫衰老 " 也会增加老年人发生感染或者一些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的风险。

热点问题 -2:什么是免疫衰老?免疫衰老会带来哪些后果?

关于如何理解 " 免疫衰老 ",张教授解答道:无论是否患病,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系统、器官都会发生衰老,免疫系统也不例外。并且,在患病情况下免疫衰老还有可能会提前。人体比较重要的免疫器官有胸腺、脾脏等,其中 " 胸腺衰老 " 是免疫衰老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胸腺是 T 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主要场所,随着年龄增长,胸腺退化会直接导致胸腺内 T 淋巴细胞的功能下降及向外周输出的 T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还会导致胸腺肽分泌减少,从而导致 T 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减弱,加之其他免疫器官的衰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共同导致老年人免疫力下降 ,使老年人对多种疾病愈加敏感。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在秋冬季节交替时更易感染流感,同时也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热点问题 -3:哪类老年人群会存在比较明显免疫功能低下?如何来评估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张存泰教授认为," 免疫衰老 " 对老年群体的威胁不可小觑,及早、及时帮助老年群体对抗 " 免疫衰老 " 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如何区分哪类老年人群会存在更为明显的免疫功能下降,张教授做出解答:一般来说,高龄、合并基础病、过轻或营养不良、精神状态不佳、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的老年群体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

" 但临床上评估免疫功能的改变还需要严谨的免疫评估方法,首先是免疫细胞的数量检测,常检查的项目有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类计数、血中 T 细胞与 B 细胞的分类计数;其次是免疫细胞的功能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最基本的方法,还有淋巴因子产生试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抗体分泌细胞的检测、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嗜中性粒细胞 NBT 还原试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等方法;最后是体液免疫检测,主要检测免疫球蛋白 IgA、IgE、IgG、IgM、补体、γ- 干扰素、C- 反应蛋白。" 张存泰教授解释说。

热点问题 -4:老年群体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哪些挑战?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有哪些?

随着冬季的来临,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且大多合并慢性疾病,更是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高危人群,面对新冠与流感的 " 双毒叠加 ",张存泰教授表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呼吸道疾病,并提出建议:

第一、中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增强抵抗力,降低患流感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由于老年人存在免疫衰老,往往使流感疫苗在老年人群中效果不如中青年人群。因此,医生会建议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基础上使用胸腺法新,从而增加疫苗应答率;

第二、常规防范措施不可忽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第三、老年人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近两年因疫情原因,人们的外出活动普遍减少,常规流感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第四、多进食容易消化、对免疫力有帮助的食品,注意营养均衡;

第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应遵医嘱,按时、规律、规范服药,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以上措施不仅可以预防流感,对新冠的预防也有助益。

热点问题 -5:新冠肺炎和流感分别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区分两种疾病?

新冠肺炎和流感同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症状十分相似,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张存泰教授解答道:新冠肺炎很重要一点是存在无症状的潜伏期,多在 3~7 天,早期可能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最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出现以上症状且有接触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老年人一旦接触新冠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造成脓毒血症、严重的呼吸窘迫,合并细菌感染后症状会加重。普通流感常有非常明显的发热,而且往往是高热(体温可达 39~40 ℃),病程多持续 3~4 天或一星期,因我们对普通感冒已有免疫力,通常会自然治愈。常伴鼻塞、流涕、干咳、全身乏力等症状。

严格区分两者,首先应考虑接触史,其次需要具体分析,当前规定一旦出现严重发热,需要前往发热门诊进行排查确认是否为新冠肺炎。

热点问题 -6:对于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您有何建议?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是否也可以接种?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疫情易感人群且容易转为重症,张存泰教授表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感染、降低重症风险,建议老年人要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第二,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除了前面提到的多种方法,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诸如胸腺法新一类的药物帮助提高免疫力,提高对病毒的抵抗能力。第三,老年人要控制好基础疾病。

热点问题 -7:流感对患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群体有哪些危害?如果感染了流感,在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免疫功能弱的老年群体也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基础病,张存泰教授表示流感对患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群体有诸多危害,在治疗时应格外注意: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这类老年群体首先应做到控制好基础疾病,流感叠加时很容易加重原有的疾病,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所以此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一旦引起肺部感染就容易引发 " 多米诺骨牌效应 ",相继影响肺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等,甚至会像新冠肺炎引发多器官衰竭。

如果得了流感,张存泰教师提出六点注意事项:

1.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尽早隔离治疗;

2. 基础疾病加重患者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3. 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需要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4. 对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5. 避免盲目或者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6. 合理选用退热药物,高热患者应尽早进行退热。

热点问题 -8:老年群体在日常饮食和运动上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方法或者药物能够帮助老年人提升免疫力?

张存泰教授表示,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是增强免疫力,面对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和流感双流行的情况,老年群体在日常饮食和运动上也要注意。不应该等老年人面对疾病再注意免疫功能,而是在平常就提高免疫力。首先在饮食方面应该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和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老年人容易缺乏蛋白质,适量吃牛奶及其制品、鸡蛋、大豆等食物,保证人体蛋白质的摄取;其次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量做一些运动,包括步行、太极拳、八段锦、快走、慢跑等,均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还应做一些阻抗运动来增加肌肉。运动时我们也要注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保持在每周 3~5 次,每次的运动时间保持在 20~40 分钟,合理运动;除了注意饮食、合理运动外,保证睡眠规律对于老年人的免疫力提高也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张存泰教授认为,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途径之一。其中,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药物的代表之一,进入中国近 20 年,

目前已成为一种在临床应用多年的免疫调节药物。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 第二版)》中提出,对淋巴细胞计数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重型患者,建议考虑使用胸腺肽 α1。国际上也对此有过报道,纽约科学院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纽约科学院年鉴》中也提出胸腺肽 α1 在增强 T 细胞、树突状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力上也有作用,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功能。

提高免疫力是综合因素,饮食、运动、睡眠、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都非常重要。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人民健康

相关标签

免疫 流感 新冠 营养不良 华中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