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20
深晚报道|2021大鹏文化季开幕 首场非遗文化演出秀出多元大鹏文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9 日,以 " 与海共生传承千载 " 为主题的 2021 大鹏文化季暨深圳第四届 " 非遗文化周 " 大鹏分展场活动在大鹏所城正式开幕。 本届大鹏文化季由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新区综合办公室、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和各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以及新区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参加活动。

据介绍,本届大鹏文化季活动围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以共塑湾区人文精神为主旨,依托大鹏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山海资源,深入挖掘大鹏海洋文化和传统文化,展示大鹏传承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特色,展现独特的人文风貌,为旅游淡季聚集人气,形成全域、全季、全龄、全业态的文旅融合格局。

现场公布了新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并为首批新区 9 位非遗传承人授牌,并为首批新区 9 位区级非遗传承人授牌。随后,新区非遗项目改编的《大鹏船歌》《渔民娶亲》《东山渔歌》、《大鹏山歌》等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节目登场演出。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一直以来,大鹏新区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加强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据介绍,大鹏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8 个,其中省级 4 个,市级 4 个,区级 10 个,囊括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传统曲艺、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 6 个领域。

大鹏的非遗涉及客家、广府、军屯、疍民等多种文化类型,这些多元文化的融合交织发展,保存了深圳早期移民城市的雏形。大鹏的非遗项目辐射范围较广,太平清醮、舞草龙等活动举办时,大量港澳乃至海外同胞都会专程回来参加,成为大湾区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据悉,大鹏文化季从 11 月初持续至 2022 年 1 月底,以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为活动核心区域,辐射大鹏半岛三个办事处。主要包括展、演、讲、集 4 个类型共 28 场活动,通过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将大鹏文化季打造成展示大鹏海洋文化的窗口、大鹏非遗文化的舞台,并呈现大鹏文化的多元、包容与自信。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通讯员 曾世敏 刁颖瑞

相关标签

大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 深圳 太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