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22
深晚报道丨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科幻文学周在中心书城启动, 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吴岩做客首场活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21 日上午,第 22 届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之科幻文学周在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启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美国科幻研究协会 SFRA 托马斯 · D · 克拉里森奖获得者、2021 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吴岩,以应该《怎样铺就科幻小说的 " 中国轨道 "?》为题,为读者带来一场科幻盛宴,现场小读者的近 20 个即兴提问和嘉宾的精妙答问将活动推向高潮。

主办方表示,科幻文学周采用 "4+2" 模式,即一周内,邀请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吴岩、马传思,青年科幻小说作家刘洋、青年科幻学者张峰、知名阅读写作推广人谢晨等在深圳中心书城、深圳图书馆及 4 所中小学开展科幻文学主题活动,助力深圳科创教育与文学教育,彰显本届深圳读书月 " 打开一个新视界 " 的理念与气度。

《中国轨道号》是一部表现中国航天的科幻小说,书名取自于书中的载人航天项目中国轨道号,寓意是中国人永远会在自己的航天轨道上飞行。《中国轨道号》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引发了许多人对科幻文体创新的关注。作者吴岩在活动中说,这是少儿科幻里的 " 朝花夕拾 ",这本书酝酿了 20 年。故事以回忆录的方式进行,亦真亦幻,意味蕴长。

读科幻有什么好处?吴岩认为,读科幻可以知道世界是无限多样的,扩大眼界,可以培养对科学和未来的向往,可以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他特别寄语现场参加活动的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跟他们一起发现知识,发现世界,发现未来。

来自福田区华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李欣宜说:" 我觉得吴岩老师太厉害了!今天我一拿到《中国轨道号》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奇妙的想象把我带到了过去,也带到了未来。他的科幻通俗易懂,奇妙有趣,我和弟弟喜欢读,我爸爸妈妈也喜欢看。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书中写了在另一个星球的日子,竟然是那么有科技感。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真是把我深深折服了。"

同样来自该校四年级的小朋友郭紫瑶说:" 吴岩老师说,他写《中国轨道号》用了 20 年的时间,我一听到这个数字,惊呆了。足足有两个我的年纪那么长时间。他说他有点偷懒,我觉得不是偷懒,而是很认真,很认真,不然怎么能写出得那么多奖的小说来呢?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科幻的奇妙,更让我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喜欢一件事,就要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

来自荔园教育集团通心岭校区的语文教师张一帆介绍,得到深圳科幻文学周的消息后,文学社立即在社员中组织报名,同学们对科幻的喜爱简直可以说是狂热,因为人数限制,28 名科幻迷有幸参加现场活动。

活动现场,吴岩借助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分享了《中国轨道号》的文本精华和自己的写作轶事,领着孩子们走进了奇妙的科幻世界。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被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吸引。讲座最后,吴教授深情地鼓励孩子们:他不是最高产的作家,但他写作非常认真!同学们只要认真写作、坚持阅读,一定也能写出很好的作品。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相关标签

载人航天 深圳 文学 美国 语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