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深圳红树林生态修复一直备受关注。11 月 23 日,在碧水蓝天青山环绕的坝光,一场讨论建立红树林湿地与海岸带生态保护的坝光方法的专家座谈会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围绕 " 坝光白沙湾红树林湿地与海岸带生态保护 " 进行探讨,以更好促进坝光及大湾区 "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 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与会专家参观坝光国际生物谷展厅。
这是自然馈赠的一块宝地
褪去夏日炎炎的躁动,寒冬时节的坝光白沙湾多了份静谧和唯美。站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展厅的观景平台上眺望,只见远处海天一色,颇有一番 " 天青色等烟雨 " 的韵味。白沙湾两旁依偎的大鹏笔架山、排牙山头云雾缭绕,更是给这里增添了一份仙气。
坝光白沙湾是惠州、深圳跨界的湾区,又是科技创新湾、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这里有迄今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银叶树群落、火山岩红石滩,红树林湿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朱珠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围海造田使这里原有的红树林数量锐减,上世纪 90 年代蜂拥而上的集约式海产养殖又给红树林带来沉重打击。到 2010 年前后,坝光红树林面积萎缩至 60 亩左右。如今,生物谷对面的海岸线上,一片葱郁的红树林绵延数公里,而这头的滩涂上,人工保育的红树林苗个头也已长出一寸高。" 这是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环保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坝光白沙湾人工保育红树林的成果。" 她说。
" 头脑风暴 " 共助坝光发展
座谈会上,围绕 " 科学方法促进坝光的可持续发展 " 这一议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瑞丽教授认为,坝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如今红树林保育的基础上,更需要考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可以尝试突围创新模式,加入一些景观设计元素,打造成公益项目示范基地。
长期关注坝光片区发展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熊杨表示,坝光要努力控制氮和磷的排放,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适当提高坝光片区污水处理的标准,与此同时加强水质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把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 控制陆域的水土流失和植被保护同样关键。" 他补充道,潮间带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红树林的长期培育和保护很有必要。
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文卿发表了独到的看法。" 坝光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在他看来,要打造坝光特色,就要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有敢闯敢试的精神。" 调查中我们发现,坝光原生树种丰富,古银叶树量更是占到全国银叶树的 70% 左右。坝光的开发建设完全可以当成一项生态修复工程来做,给国家生态修复立个标杆。" 结合坝光特点,他还建议,从长远发展来看,坝光更应加强陆海统筹,在海陆交界处上做好文章。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开发署副署长罗成对专家们长期关注支持坝光建设发展表示感谢。他介绍,良好的生态是大鹏的特色,也是坝光的特色。近年来,当地政府提出 " 生态立区、经济强区 " 的发展思路,一直在探索尝试 "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注重保护和发展并行,也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坚信未来的坝光是一座集智慧与生态的科学小城,希望能和大家一同携手建设最美坝光,打造坝光模式。" 他说。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