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25
深晚报道 | 国内在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在汕尾建成并网发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25 日 11 时 18 分,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中国广核集团汕尾后湖 50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91 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成为国内在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场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湖东镇南侧海域,场区中心离岸约 12 公里,水深 23 至 26 米,共计安装 91 台 5.5 兆瓦风电机组,其中 82 台单桩基础、8 台四桩导管架基础、1 台吸力筒导管架基础,配套建设东、西区 2 座 220kV 海上升压站和 1 座陆上集控中心。

据介绍,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所处的粤东沿海海域,是国内海况最复杂的海域之一,全年有效施工窗口期不足 100 天,地质状况复杂,施工难度大。面对作业环境复杂及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中广核建设团队始终坚持 "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 " 的基本原则,发扬 " 严慎细实 " 的工作作风,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抢抓施工窗口期,先后于 2021 年 4 月 30 日实现首批风机并网带电、2021 年 10 月 1 日完成全场 91 台风机吊装,并于 2021 年 11 月 25 日实现全部机组并网发电。

该项目年上网电量可达 14.89 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按替代标准煤耗 315g/kW · h 计算,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 42.58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6.05 万吨,烟尘 28.85 吨,二氧化硫 713.30 吨,二氧化氮 198.67 吨,灰渣 2.83 万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国家 " 碳达峰、碳中和 " 目标提出以来,中广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履行央企责任,争当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主力军、践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排头兵。汕尾后湖项目的建成投产是中广核贯彻落实国家 " 双碳 " 目标和广东省海上风电战略的具体实践。截至目前,中广核在粤海上风电已投运近 100 万千瓦、在建项目 115 万千瓦,为广东省优化电力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贡献能量。

深圳晚报记者 蔡志军

相关标签

海域 汕尾 粤东 央企 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