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26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2021)》发布 广东对高层次人才具有“双核吸引”效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与深新传播智库于 11 月 26 日联合发布《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2021)》,连续两年将这三个区域的高等教育放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对比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三大区域高等教育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该报告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与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联合发布。报告依据官方发布的多种数据来源,将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长三角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国内外高校创新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与各省市政策力度、产业环境、人才流动、科技创新的密切联系,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基于区域或地方特色的决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报告显示,尽管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比起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集程度仍相对较低,广东高校在三大地区中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学术科研能力、以及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但广东近年来生均经费环比增长率在三大区域中最高,在校生数最多且校均人口规模最大,专任教师人数增长率也最高。

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之一体现为高层次人才对产业升级的支撑。报告基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数据,发现广东对高层次人才具有 " 双核吸引 " 特征,既通过本地高校培养,也吸引外地毕业生流入。不同于长三角的中外合作办学路径,粤港澳大湾区借助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发展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已有 9 所港澳高校在广东办学,以此提升区域整体高等教育水平和学术发展速度。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中心成立于 2019 年 5 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国 • 深圳)与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联合设立,是第一家专注于 " 湾区 " 概念的区域教育研究机构。深新传播智库由深圳报业集团发起成立,是深圳首家新型媒体智库,致力于新闻舆论与公共服务研究。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相关标签

广东 京津冀 高层次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