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11-30
校外培训行业减员 机构从业者转岗如何转出新舞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7 岁的小杨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今年通过北京某事业单位招考,成为一名拥有稳定工作的都市白领。此前,她在一家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工作,是一名少儿英语教师。机构转型之后,她顺利换岗,在她看来," 这是必要的过程,只是把步骤提前了 "。

22 岁的赵琳今年 10 月从某培训机构离职,目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销售人员。对她来说," 找工作的过程有点难 "。因为此前,赵琳在培训机构担任 " 班主任 ",主要负责联络家长、跟踪孩子学习进度、处理日常考试报名、协调升班。" 这次不但换岗,还换了职业,好在结果还算满意。" 赵琳说。

就业季 " 金九银十 ",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 " 黄金时间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和毕业生一起求职的,还有不少培训机构转型过程中自然减员的教师、技术人员、行政人员、销售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拥有高学历背景,是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北京市有关部门通过社保参保缴费数据摸底发现,北京属地内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 90% 以上是 35 岁以下人员,且 80% 以上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他们的重新就业之路是否顺畅?他们希望获得哪些支持?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培训机构转岗人员和相关专家。

(图 / 视觉中国)

有多少人员面临转岗

" 双减 " 政策的发布,犹如一记重锤砸在了已满是 " 泡沫 " 的教育培训行业,尤其是中小学培训机构。随着 " 泡沫 " 的不断溢出,减员成了校外培训行业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小杨还记得自己本科毕业、刚进入少儿英语机构的日子。" 那是 2017 年暑假,培训机构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并不为过。前台咨询电话不绝于耳,刚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星期,我一下子接到 6 个班的英语课。早上 8 点到岗,晚上 8 点半之前没有下过班,有时候碰到学生补课或者解答问题,要忙到 10 点才回家。但是收入很可观,每月到手一万五到两万元不等。"

当时的教育培训行业正在不断融资、扩张,高歌猛进。广告无孔不入,商场的传单、手机推送、热门节目冠名里,到处都是招生信息。因此,这个行业迅速聚拢了一批人才。一家知名线上培训机构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我们目前最不缺的一是现金流、二是人才。" 但是今天,当 " 泡沫 " 挤出的时候,当行业回归正常的时候,有多少人才面临换岗呢?

上海教科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引用两组数据分析这个问题。一组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2018 年年底经过全国性大排查所公布的官方数据,各类培训机构一共是 40.1 万所;一组是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 — 2025 年中国校外培训行业运营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各类培训机构总数在 100 万家以上。而据估计,在所有这些机构中,超过六成业务都集中或聚焦在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上。" 先不论这些面广量大的培训机构是否合规合法,单就就业岗位而论,如果每家机构平均按照 8 到 10 人的规模来估算,那么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大约在 500 万到 600 万个之间。" 董圣足说。

而进一步分析看,根据 " 双减 " 意见规定,今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再加上所有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将全面推出 "5+2" 校内课后服务,因此可供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的时间将被大大压缩。董圣足预计,培训机构只拥有 " 双减 " 政策实施前三分之一不到的教学时段。" 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或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与此相对应,在扣除部分兼职和灵活就业人员后,可能还会有 300 万到 400 万人需要从现有岗位上进行转岗再就业或转型再发展。" 董圣足说," 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大的落差来自工资收入

培训机构人员转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儿?

" 岗位不匹配。" 赵琳坦言," 以前积累的履历一夜之间要从头再来。‘班主任’这个岗位既不属于教学岗,又不属于单纯的行政岗,很难定位。我们主要在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优势,像文秘工作、商务谈判工作和销售工作,我们大多都能胜任,期待有更精准的就业帮扶。"

小杨对此有同感,她认为很多教师的职业发展也不一定局限于教师岗位。" 就英语教师来说,有良好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拥有同声传译的资格证书,完全可以担任翻译工作、英文校对工作等。一些语文教师文字水平很高,可以担任文化创意工作。"

而对培训机构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和最需要心理调适的地方又在哪?小杨和赵琳都谈到了 " 心理落差 "。这个落差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另一方面则是 " 工资待遇上的差异 "。" 此前行业充满了‘泡沫’,但是对业内人来说,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机会。现在行业震荡转型,从心理上来说,我们会感到很不安。同时,工资待遇上有落差。" 小杨告诉记者。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实际上,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还是很抢手的,尤其是在民办中小学校。目前,他们转岗的方向大概是这几类:技术人员走入互联网行业;市场人员从事服务行业;教师有的考取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岗位,有的进入民办中小学校,还有一些目前打算休息之后再深造。但是他们中的资深教师此前年薪可以达到 30 万到 50 万左右,现在的岗位工资缩水,因此还有人私下进入‘家庭教师’行业继续补习,这些灰色地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管。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培训。"

" 先解决现实问题,再考虑事业发展 "

尽管有各种困难,但是从 " 双减 " 政策出台开始,国家就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以应对可能面临的转岗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梳理了近期来自各地的相关政策。

北京市为需要转岗改行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储备了充足的岗位资源,明确了教学教辅类、技术支持类、运营职能类、市场销售类四大类岗位储备方向,有针对性加强典型岗位的储备工作,还为需要转岗改行的相关人员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开展持续 3 个月乃至半年的 " 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陆晓播透露,随着北京教育 " 双减 " 工作的持续推进,北京还将动态监测学科类校外培训头部机构用工风险,提早对接机构开展就业服务。相关部门将主动对接重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用工情况摸底,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保障,精准推送政策和服务信息。

海南省从三方面解决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转岗再就业问题。一是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针对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学科类教学教研人员特定的学科知识背景,以海南自贸港招才引智等专项活动为契机,先后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就业帮扶周等专项活动,提供基层教师岗、特岗教师岗、对外汉语教学岗、企业内训讲师等岗位信息,鼓励参加选拔考试。二是支持教育培训行业人员实现平稳转换,对有就业意愿的其他待就业人员加强转岗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其他被裁减人员做好失业登记,对符合参保条件暂时无法就业的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三是及时调解仲裁劳动纠纷,防范化解用工风险。完善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处置预案,主动开展预防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广东省加强岗位储备,积极组织开展招聘对接活动、岗位推荐等工作,广州市人社部门举办了系列面向校外培训教师的专场招聘会,目前仅广州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已储备岗位 3.21 万个。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采取 " 破壁招教 " 的方式,启动 2021 年面向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中小学教师 " 专场招聘 ",设置教师招聘岗位 20 个 ( 初中教师 5 名,小学教师 15 名 ) ,为有意向的机构教师提供跨岗就业 " 直通车 "。

可以说,政策力度在不断加码。与此同时,前述民办教育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行业协会对于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转岗也有着全面的服务和精准的对接。" 除了政府直接送岗位之外,我们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提供岗前培训、法律援助、政策对接,还联络了线上招聘机构为这些人员开设绿色通道,免费注册免费提供服务。同时,为一些民办大学、民办中小学和培训机构教师做好岗位的对接,部分培训机构教师因此顺利转岗到民办学校,还有一些教师因此选择扎根基层任教。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成功转岗率达到 87%。可以说,他们只要愿意找工作,就没有找不到的。"

对于他们会不会面临 " 断保 "、会不会面临劳资纠纷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政策规定,企业不得提前 " 断保 ",一旦 " 断保 ",系统会提前预警,工作人员就会提前介入。同时,在可能产生劳资纠纷的问题上,行业协会需要提前出具相关建议供司法参考,协会会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出具建议,保护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 总之,希望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能调整心态,先就业再择业,先解决现实问题,再考虑事业发展,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这位工作人员最后说。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柴潇蕾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 就业 本科 教育培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