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30
深晚荐书| 美国大使以70万字写下来自苏联解体现场的一手记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三色旗。在枪炮静默之下,这个诞生自枪林弹雨的庞然大物从地图上消失了。

苏联为何在那个时间以那种方式结束?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内忧外患步入末路?美国驻苏联大使小杰克 · F. 马特洛克亲历冷战结束与苏联崩溃,以 70 万字近 1000 页写下来自苏联解体现场的一手记录,还原大国解体的漫长历程,描摹帝国黄昏的全景图像。

来自苏联解体现场的一手记录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上台后不久,由戈尔巴乔夫主导的改革措施开始在各领域展开。改革实行两年后,小杰克 · F. 马特洛克来到莫斯科出任大使。

在此之前,马特洛克已在美国外交部门供职 30 余年,长期负责对苏政策的制定。他在 1971 年至 1974 年主管美国国务院苏联事务,1981 年至 1983 年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83 年至 1986 年任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兼欧洲和苏联事务高级主任。他在 1972 年至 1991 年间参加了几乎每一场美苏首脑会议,在冷战的最后关键时刻于美苏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签订一系列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解决德国问题,再到苏联的和平解体,马特洛克不仅是大国崩溃的见证者,还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在卸任大使之后,马特洛克重返学术界,以三十余年政治生涯的结晶执笔写下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并在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高校担任教授,致力于解答 " 苏联为何在那个时间以那种方式结束 "。

因而,马特洛克兼具局内人与学术研究的双重视角,具有一般亲历者与历史研究者难以比拟的优势。也正因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歇尔 · 舒尔曼评价道:" 对于任何以开放心态面对这一问题的人而言,《苏联解体亲历记》都是一本必读书。马特洛克亲身见证了这一过程,这是我们的幸运。他与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紧密联系,并以他的洞见、优雅与平和细致记录了这一过程。"

在 1987 年至 1991 年担任大使期间,马特洛克目睹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几乎全过程。他近距离观察了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博弈对抗、反对派的步步为营和执政党的进退失据,也看到里根与布什两任总统面对苏联局势变化的不同态度。

在领导层之外,马特洛克的足迹还遍及各个加盟共和国。他深入苏联腹地,与地方官员交谈,了解中央与地方权力运行的逻辑,展现波罗的海三国、中亚各国、乌克兰等成员国的社会与政治变迁。他还尽可能走近各地普通人的生活,由此亲眼得见 " 帝国 " 对普通人施加的影响,倾听普通人的呼声与渴求。

作为苏联最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 ……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在大国末期描摹了一幅从莫斯科到华盛顿、从维尔纽斯到阿拉木图的全景图像。《华盛顿邮报》盛赞道:" 这本书首次全面讲述了从 1987 到 1991 年的惊人事件,并且仍然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

一部记录与剖析世纪剧变的重磅启示录

苏联解体无疑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但也是 20 世纪最大的谜团之一。正如美国外交家、历史学家乔治 · 凯南所说," 回顾现代国际关系史,可能从 17 世纪中叶到现在,我觉得很难想象,相继以俄罗斯帝国和苏联著称于世的大国在 1987 年到 1991 年间突然从国际舞台上彻底解体并消失了,很难有比这更令人奇怪、令人吃惊,乍一看更令人费解的事情了。"

其他帝国或许是在战争或革命的压力之下崩溃的,苏联却是悄悄瓦解的。就在大多数美国人在期待拆圣诞礼物时,一个曾与美国对抗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在瞬息之间消失了,留下了无数历史谜团:冷战结束与苏联解体有何关联?切尔诺贝利事件、阿富汗战争、柏林墙倒塌在苏联国内引发何种动荡?美国的目的是终结冷战还是终结苏联?苏联人是在一夜之间变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 …… 的吗?

面对这些历史谜团,马特洛克凭借着对苏联四十余年的研究与调查,不断思考苏联解体关键时期发生的种种事件。此外,作者还采访了苏联解体的大量当事人,包括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总理雷日科夫、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外交部长爱德华 · 谢瓦尔德纳泽、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伊万 · 拉普捷夫、亚美尼亚总统列翁 · 捷尔-彼得罗相等。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为我们理解这场世纪剧变提供了绝佳的视角。

理解苏联 70 年历史,读懂 30 年后的世界

重温剧变,是为了理解当下。苏联的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 30 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断回响:阿富汗乱局、克里米亚争端、美苏冷战残留的阴影 ……

《苏联解体亲历记》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档案与史料无法还原的第一手观察。对此,知名学者理查德 · 派普斯、赫伯特 · 埃利森与《科克斯书评》《外交事务》《华盛顿邮报》一致盛赞。其中,《科克斯书评》评价道:" 关于苏联的崩溃,除了苏共政治局委员,或许没有人能够给出比马特洛克更为权威的叙述。"

美国国务院顾问马克斯 · 坎伯尔曼则称赞道:" 没有人比马特洛克更有资格讲述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他在俄国历史、语言、文化、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背景,让他成为这一问题的杰出权威。他的分析对于我们对苏政策的形成不可或缺,而且往往极为成功。对于书中写到的众多人物,马特洛克都十分了解,他们的性格、偏见、力量和缺点在他笔下都极为生动。"

《外交事务》也指出," 作为一名卓越的苏联专家,马特洛克以大使身份所接触到那些人和事,为其研究带来了一种罕见的权威。他在书中展现了苏联关键人物的回忆录中也没有的洞见。"

相关标签

洛克 马特 美国 普通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